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大学生创业网讯
【下岗创业故事】如果不是因为两次下岗他可能还只是个普通的打工仔。张云山是湖北人,快50岁了,他拥有六家公司(国内5家,国外1家)资产过千万,并且兼任商会会长 。可是谁能想到,他15岁时便遭遇了父亲离世的不幸,跟随母亲来到青岛……
十年如一日,六年磨一刀
张云山童年的家乡在湖北大山里,那一年,他才15岁,父亲因公殉职。于是,年幼的他随同母亲和家人一起来到了母亲的家乡——青岛。
那个年代,没有工作的外地人在青岛可不好过,母亲也是靠着娘家的接济才得以勉强度日。张云山从小就是一个刻苦懂事的孩子,上初中时数理化成绩就特别好。
“做数学和物理题时我经常用两种方法解答,连老师都无法判断正误。”然而,学习上的出类拔萃却同生活上的极端窘迫形成了强烈对比。
“当时家里穷,我上高中时都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为了省钱交学杂费,我的伙食费很少。”
19岁高中毕业后,张云山没有再继续念书,他决定赚钱帮母亲补贴家用。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卖冰棍,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到台东进货,然后骑自行车去崂山工厂密集的地方。
“当时的冰棍有3分、5分、8分的三种,砖厂的工人都吃5分一支的,我能赚1分钱。”2个月下来,张云山并没有赚多少钱,因为一些赊账没有要回来。
“后来我得知当时崂山一个镇的镇办纺织厂招40名工人,我决定去试试。3000多人报名,我竟顺利地通过了笔试。”
恐怕连张云山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在纺织厂一干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里,最让张云山受用终生的是在纺织厂学到的设备保养、机械制造和技术改造的种种知识。
1992年纺织厂倒闭了,张云山自然也下岗了。回家后他得知做钢管生意的哥哥在这一年将工厂从即墨迁到了青岛,于是他又重新开始学习金属材料的专业知识。“由于才开始去什么都不懂,负责跑业务,认识了不少朋友,也遭了不少罪。”
1993年那会儿还没有配货车,做业务的都是跟着老式解放车去拉货,夏天时驾驶室里的温度能达到50℃,人坐在里面都能给热出一身疙瘩 。当时从天津到青岛每小时只能跑30多公里,去一趟得23个小时,有时候时间紧,一天都吃不上饭。这一次,张云山在哥哥的厂里干了六年。
朋友是自己最大的财富
“虽然是哥哥的厂,但实际上是三个人合股,厂子并不大,我在里面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1999年的一天,厂里的一个老板给张云山发了一条短信,让他明天不用去上班了。
“当天晚上,我吃了3串板筋,喝了两杯啤酒,流着眼泪回的家 。”有的时候 ,人被逼到份上了,真能爆发出巨大的潜力,用张云山的话说,就是被逼上梁山。
他决定自己干,可是钱从哪里来,“虽说干了这么多年,但是没存下多少钱,还是对象从亲戚朋友那里东拼西凑借了20多万给我。”好心的同学都说,云山啊,你借了那么多钱要是还不上怎么办,到时候连房子都没了。但他知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于是拉上弟弟,在马路边上租了个门头房,开始卖起各种钢管和金属材料。
说起创业时的艰苦,张云山似乎又回到了那段日子。“弟弟出去跑业务,我就在屋里看家,那时候既是老板,又是民工和搬运工。”到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张云山才请了工人帮忙,人数也是从1个到2个到3个,再到几十个。
一路走来,张云山觉得朋友是自己最大的财富,他对记者说:“到现在,我有两块金子,一是客户,二是员工。”也许正是凭借对客户的真诚和对工人的关怀,张云山才能从无到有,由一个替人打工的业务员做到数家公司的老板。
刚开始自己干的时候 ,一个工人联合其他两个人把剩余的废铁卖了分钱,因为张云山坚持骑摩托车送一个东北的工人去车站,使其深受感动,将这一切告诉了他,才得以制止工人私自变卖废铁赚钱。在自己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时,他又成立了一个股份制公司,目的是让那些以前跟他一起睡钢板、跑业务的员工也能分享企业成功的果实。
如今,这个名叫张云山的湖北人已经拥有五家公司,去年11月份他还到坦桑尼亚联系当地华人和商会人士,成立了在国外的钢管厂。他生产的金属材料多次参加广交会,甚至在巴西、智利、伊朗、坦桑尼亚、迪拜等地方进行展出。
去年4月份,山东省湖北商会成立后,张云山被推举为常务副会长 ,为了更好地帮助湖北籍老乡在外地找到一个类似于家的地方,他还在青岛成立了湖北商会,并担任会长 。张云山说:“我现在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自己的发展了,而是怎样更好地为员工创造财富,帮助湖北人在青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