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即使有一天,全世界都遗忘了你,至少还有垃圾短信。”多年来,垃圾短信已是人们手机里如影随形的“伙伴”,甩也甩不掉。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通知下发,从3月底开始,新一轮为期3个月的清理垃圾短信的战役再次打响。
人民日报4月10日刊登的文章指出,今年两会期间,不少北京手机用户都感觉垃圾短信有明显减少趋势,但两会后,又出现回潮。“垃圾短信是运营商,特别是地方运营商创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互联网研究者、博客中国网站CEO方兴东说,在利益影响下,运营商有时对相关治理措施的执行就会打折扣。
文章指出,打击垃圾短信,社会各方不可谓不努力。工信部多次下发通知,开展垃圾短信治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还曾共同签署了“关于网间垃圾短信联动处理框架协议”。众多媒体频频曝光垃圾短信,监督运营商。但是,治理效果并未一如公众预期。这也暴露出相关立法不健全,法律效力不够,对短信运营市场的监管不能形成行业自律是垃圾短信久治不愈的症结。
“垃圾短信的防治将是一场持久战。”在360公司副总裁李涛看来,“中国垃圾短信的防治需要政府、运营商、安全厂商、用户以及媒体多方参与,缺一不可。只有依靠政府牵头立法、运营商加强监管、安全厂商提供产品与技术支持、手机用户全民参与举报以及媒体持续监督这五大环节的共同努力,才可能有效打击垃圾短信黑色产业链。” 对于工信部出台的新规,李涛表示,工信部的这个新规非常及时和必要,这是一个可喜的进展。随着对垃圾短信合围之势的形成,垃圾短信的治理有望进入全新阶段。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