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近期部分一线房企频频爆出“质量门”。万科“毒地板”事件刚刚尘埃落定,绿地又爆出使用“纤体”钢筋造楼……不断出现的质量问题令人们对房企信誉产生极大质疑。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正处于转型时期,正在从规模化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房企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更需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品质。
不久前,绿地集团被曝出在安徽马鞍山的项目使用不合格钢筋建高楼,原本宽度12毫米的钢筋被8毫米的替换。对此,马鞍山市建设工程监督站已下达“停工整改通知书”,责令施工现场立即停工,并进行全面检查。再加上万科刚刚经历的“毒地板”和“纸板门”,房企在施工和装修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不断被推到台前。
一方面是房企大张旗鼓地降价促销,另一方面是不断爆出的质量问题,开发商在降价的同时,是否也跟着“降了质量”?
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前爆出的各种“质量门”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墙体渗水、石材断裂、装修和施工中的“偷工减料”现象一直存在,已经成为业内心照不宣的“通病”。以往可能是一些小开发商通过这种手段压缩成本,但是在房价下滑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开始蔓延到大型开发商。尤其是不少开发商推出的精装修项目,由于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就更多。
房屋成本中除了土地成本外,还包括建安成本以及各项营销管理及财务费用等,其中建安成本是房价中相对稳定的部分。按照国外情况看,建安成本一般占房地产总开发成本的70%,其他的地价及税费仅占房价的30%左右。不过在国内,这个数字却是颠倒的。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房屋各项成本中,建安成本的占比约在三成左右。而在建安成本中,不同区域、不同建筑及结构形式的造价和占比有所不同。如果是住宅建设,那么在建安成本中,结构主体部分约占40%的比例,装修装饰约为25%,此外还包括其他各类成本。但是相比之下,建安成本在房屋成本中的总体占比并不大。尤其是在土地成本快速增长后,建安成本的占比更加有限。近几年,建安成本虽然受到钢筋、水泥等价格的变化而有小幅波动,但其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却逐年减少。显然,房企通过在建安成本上“下手”来控制成本的做法效果并不显著。
当面临行业危机之时,房企通过一定手段控制成本无可厚非,但是控制成本的同时却损害了房屋质量的做法却得不偿失。尤其是在行业由规模化向精细化发展的过程中,房屋质量已经成为衡量房企实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越是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房企就越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放弃来之不易的品牌形象。
不断爆发的质量危机,也从一个侧面上反映出监管层面的制度缺失。由于建筑装修行业不够规范,建材领域存在诸多质量问题,这都需要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管审核。当发现质量问题时,更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房企的违法成本。由此,我国房地产行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