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讯 上周沪指先抑后扬,两融交易呈现“冷热不均”:融资交易量继续保持低位,而且融资净买入大幅萎缩;融券交易却非常活跃,其中融券卖出量环比大增约50%。而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两融交易状况似乎与股市走势往往相反,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近期两融投资者对市场走势而逐渐累积的预判的显现,但很难判断未来否会延续。
数据显示,上周(6月25-29日)融资交易低迷,融资买入额为104.75亿元,相对于只有4个交易日的前一周(6月18-21日),日均买入额环比下降近11%。同期的融资净买入额(融资买入额减去融资偿还额)更是仅3.76亿元,只有前一周的三成左右。而上周的融券交易却非常活跃,融券卖出量达到了4.20亿股(份),环比大增近五成,日均卖出量也比前一周增长17.5%。
对于上周两融交易出现“冷热不均”,东吴证券金融研究员张丽丽分析:“在上周大盘走势下,融资净流入的大幅萎缩,表明投资者多以短线交易为主,在当前点位下仍无心恋战。同时,融券卖出量环比大幅增加,其中个股卖空量的增加占主要比例,体现个股的卖空动能仍较为活跃,但融券余额变化不大,也体现融券交易多为短线交易。两融的这种走势,显示投资者对当前点位仍没有看多的信心。”
张丽丽还认为,6月份的宏观数据将陆续公布,而市场对6月份及三季度的宏观数据仍不乐观,预计本周窄幅震荡的概率加大。两融交易上,建议仍以短线为主,可关注中报预告、政策支持等主题,寻找活跃的标的。此外,本周上证18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成分股均正式调整,这也将带来标的证券的调整,对于调出个股,投资者应加强关注,适当回避。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两融交易状况似乎与同期股市走势往往相反。大盘向下时,融资净买入却出现较大值或增幅较大;而大盘出现止跌或者在某一点位震荡时,融券卖出量又较大或大幅增加。如前一周(6月18-21日)沪指持续下跌,同期融资净买入额呈现高值,且环比增长17%以上。又例如6月11-15日的交易周,沪指在2300点上下来回震荡,融券卖出量环比大增近26%,更是两融交易史上卖出量最大的一周。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认为,这是近期一种对市场走势而逐渐累积的预判的显现。因为指数或个股在经历一轮上涨或下跌后,往往会迎来一定的调整,在近期沪指表现的比较明显,下跌或者调整过程差不多就是一周左右,因此走势如果达到一定阶段,交易者的预判就发生反向改变,同时伴随交易行为变化。 记者 陈刚 夏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