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地铁沿线物业相对来说具有较强的保值升值性能,从地铁动工到通车运行,沿线物业升幅达两三成的并不少见。2009年地铁5号线通车后,黄埔板块地段较好的二手房价涨幅达到60%。然而,并非每个地铁物业都能具有良好的升值空间,若是地铁概念被透支,便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从事教育工作的钟先生,2007年年底在花都镜湖大道某楼盘买了一套三房单位,成交价将近6000元/平方米,购房的原因,一是就职的学校即将要搬到白云区,距离花都区较近;二是听说楼盘所处地段规划有地铁9号线。5年过去了,这条地铁线路确实在施工,不过钟先生购置的楼盘距离地铁站出入口较远,“要接驳两三个站吧,还不是很清楚”。至今,钟先生还没有入住,“很多房子都是空的,放售的二手房也很多是全新未住的,价格就是6000多元/平方米,最好的也就是7000多元/平方米,卖不起价,我宁愿放着”。
5年时间,该盘的升值能力有限,一是因为周边的生活配套尚不完善、所处地段不算太好;二是因为花都楼市类似的产品实在太多,“现在在花都区,单价六七千元的房子到处都是,为什么要买你这个距离地铁站又不是很近的二手房呢?!”
或许你会说,距离地铁站远,升值能力差一些可以理解,那么真正的地铁上盖物业,是否就一定能红红火火呢?当然也不一定。这一点体现在商用物业上同样如此,位于荔湾区陈家祠地铁站附近的康王商业城,近年不断更换主题,至今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所以,并不是所有与地铁概念挨着边的物业都能万无一失。对于打地铁概念的住宅,关键还得看其产品综合素质是不是高、地铁概念有没有被大肆透支;对于打地铁概念的商用物业,则关键要看其市场定位和运营能力,假如商场在规划设计上无法做好与地铁客流的接驳引导,地铁客流对这个场而言都只是过客,商场冷场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