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股民质疑上交所新规是"大细超" 极少数认为是利好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30日 09: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上交所发布的“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表明,一旦某只股票被交易所界定为“垃圾股”并被转入“风险警示板”交易,其股价就将“易跌难升”.管理层已经出手,从最基本的游戏规则层面抑制“垃圾股”的炒风。

  众所周知,郭树清就任证监会主席以来不断强调,“炒新、炒小、炒差”是中国股市的顽疾,将出台政策抑制垃圾股的炒作。另一方面他明确指出,中国的蓝筹股群体具有“罕见投资价值”.时至今日,尽管银行等“蓝筹股”的股价未有起色,但大批ST股却从2011年10月以来下跌超过40%甚至更多。从舆论和有关政策出台的时点看,“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是推动ST股走势明显弱于大盘以及其他个股的重要原因。

  事情似乎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垃圾股跌得比其他股票更快,A股市场的效率正在提高。然而,上交所最新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却可能使这种“扶优限劣”的举措走向极端,并引发越来越广泛的质疑。

  记者注意到,国内主要的财经网站转载“征求意见稿”之后,网民回帖异常踊跃。除极少数将新规解读为“长期利好”的人士外,成千上万的中小投资者通过股吧、论坛跟帖等形式发出反对和质疑的声音。记者统计发现,投资者的不满情绪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违背“三公”原则。新规的出台,意味着监管部门主观地将已经上市的股票分为三六九等,制定不同的交易规则,这实际上剥夺了“垃圾股”持有者的获利可能性以及交易自由,是相当典型的歧视性条款,与证监会公开倡导的“三公”原则背道而驰。

  第二,新规无视历史,随意改变游戏规则,挫伤弱势群体。一直以来,A股市场的参与者就以中小投资者为主,大量所谓“垃圾股”的持有人,都是过去用实际行动支持国企解困的老股民。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由于“垃圾股”业绩不好,股价连年下跌,因此很多散户实际上处于严重的套牢状态,越是套牢,大家就越不愿意卖。因此,一旦随意修改交易规则,受伤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股市中最弱势的群体:中小投资者。

  第三,政策主观臆断,“唯ST论”不可取。不少投资者认为,作为监管部门,交易所和证监会不应该直接介入对具体个股的价值判断。历史上看,伊利股份、TCL、京东方等沪深300成份股都曾经被戴上ST的帽子。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下半年宏观经济没有大的起色,2012年年报发布之后,中国远洋、鞍钢股份就将因连续亏损而沦为ST央企。任何企业都有周期波动,经营会有起伏。用“垃圾股”的有色眼镜制定股市政策,涉嫌主观臆断。

  很多中小投资者更表示,中国石油这样的股票上市后不断下跌已成为A股最大的“杯具”,按道理说,这才是最正宗的垃圾股。如果要修改交易规则,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

热词:

  • 垃圾股
  • 上交所
  • 股民
  • 利好
  • ST股
  • 股市政策
  • 征求意见稿
  • 三公
  • 蓝筹股群体
  • 中小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