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黄峻专栏

黄峻:“大妈”抢购黄金的背后

发布时间: 2013年05月09日 10: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网

专栏介绍

黄峻

黄峻

专栏作家

央视网经济台专栏作家。中国房地产专业学者,致力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经济研究。

  近期关于中国消费者大量买入现货黄金、黄金制品成了舆论热点,事件发展为被戏谑称:国际金融大鳄VS中国大妈。

  事件具体是指今年4月中旬,国际黄金市场出现12年来最大的大幅度下跌,最高跌幅20%,国际金融投行唱空黄金,却不但没有引起中国老百姓抛售,反而引起纷纷大手笔购入黄金和黄金首饰,十天内购入了300吨黄金,耗资超过1000亿人民币,一时间全国各地的金店纷纷告罄,抢购持续到现在。

  事件耐人寻味,不妨看看其背后的故事与动因。

  国际背景:黄金市场罕见急速下跌

  从今年3月开始,一些国际投行,如英国巴克莱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德意志银行以及美国高盛银行先后下调关于黄金价格的预期,尤其高盛银行预言金价将跌到1100美元每盎司。更为震撼是投资大鳄索罗斯直言“黄金避险投资地位已遭破坏”。
  在4月12日到15日,金价经历了一次震撼暴跌,直接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15日当日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黄金期价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40.3美元,跌幅为9.27%,以百分比计算,黄金当日跌幅创1983年2月以来最高。在国内黄金零售市场,4月10日零售价还在人民币403元/克,11日就变成人民币388元/克,16、17日就跌倒了人民币300元/克。

  短短几天时间,被认为是最保值的黄金价格突然非常迅速大跌15%。

  中国却出现“买黄金如同买白菜”

  金价迅速大跌,让国际黄金期货市场众多买涨者惨烈爆仓离场,哀嚎遍地,而大量参与者立马反手做空金价。

  但是,国内情况却截然不同,各城市黄金卖场纷纷下调金价竟然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疯狂排队购买。

  据媒体报导,各大城市的金铺开门,等候已久的人群就蜂拥而入,许多人不问具体克数,挑中一款黄金饰品就开票,而且很快发展为排队订购实物黄金。

  并且,购金潮延至香港。在“五一”假期,这股疯狂的抢金热开始刮到香港地区,多间珠宝金行出现“人山人海”的盛况。

  香港媒体称,因为这些内地旅客的加入,多个金铺门口出现排队等候开门的场景,不少在假期前夕已被抢购一空。弥敦道上的金铺,以前还要派店员拉客,假期却人人忙个不停,内地客现在进店,不是“选金”,而是“扫金”。香港新界的荃湾、九龙的观塘,不少金铺的橱窗空空如也,因为店内所有金饰全被买光,连陈列品都卖了。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指出,在五一黄金周实际销售增幅高达50%以上,其中金舖推出金粒及金条后,均出现售罄,已向伦敦和瑞士的金库紧急“补货”,购金量是平时的四到五倍。

  “中国大妈”抢购了300至1000吨黄金

  到底抢了多少黄金?据伦敦贵金属交易所透露,从伦敦实物黄金交割数据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已有接近1000吨黄金运往上海。这一数量还不包括4月金价暴跌以来每天走掉的25吨黄金,以及从黄金生产企业直接购买的黄金。

  香港金银交易中心主席HaywoodCheung日前表示,香港金银交易中心的黄金储备即将耗尽,这是50年以来从未见过的景象。

  由于10天内鲸吞实物黄金300吨至1000吨,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六月交割黄金期价,四月底起连番上涨。在4月23日,高盛开始停止做空黄金。

  很多舆论说,高盛懂黄金,但不懂“中国大妈”,因此不得不早早收场,免得下场包惨。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背后动因是什么?

  尽避网络纷纷炒作“中国大妈完胜华尔街大鳄”,但之后仅仅几日,国际金价却再次明显大跌。海外部分投行再次预测,金价正酝酿另一波下跌行情,有可能下探1250美元。

  5月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易最活跃的6月交割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1446.2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76%,收盘价创最近一周新低,使得这两周以来的熊市反弹暂告段落。

  然后很多舆论与学者在讨论这场PK问题,有支持中国大妈,也有支持国际投行。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对中国抢购潮扭转金价的说法表示质疑。“我们才买了300吨实物黄金,而美国储备了8000吨,无论是投行还是外资,他们是套利或对冲,我们是抗通膨保本,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媒体夸大了中国消费者买金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而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深顾问陈思进表示,金饰店内的黄金量和整个黄金市场相比“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中国大妈”根本无法撼动整个金市。

  但是,事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还是老规矩,数据说话。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公布2012年底的各国央行黄金储备数据是:全球第一的美国为8133.50吨、中国排世界第六为1054吨,日本765吨排第九,英国310吨排18位。

  那么,中国大妈的短时间抢购无论是300吨,还是1000吨,都是一个“国家级”的数字,已经超过英国央行全部黄金储备。可以非常肯定的是:大妈们的买入,完全可以短期改变金价走向,合情合理。而且如果每次大跌,都大手笔买入,可能会形成金价有力的支持,当然,前提是大妈们仍有钱不断买入。

  这次抢购黄金的背后因素

  从这次非常戏剧性的“中国大妈”大战国际投行的行动中,国际投行是有联系的共同行动,而中国大妈却是一种“共识”的集体活动,其中背后耐人寻味。

  其实,从这股抢金潮中,凸显出中国经济、金融现状中一个充满矛盾的现象:就是老百姓手中有一定的钱,但又没有合适可信任的投资途径,而且重点是“真正可以信赖”。

  经历了33年的改革开放,接近2代人的努力拼搏,国内民间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财富。但是,投资渠道相当缺乏,老百姓的基本真是“摸着石头过河”,什么都试过,也在其中前仆后继地用自己真金白银来试验。

  在近来经历很多遭遇后,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中国股市、金融产品都充满不确定性,而且都是以一些极少数人攒钱案例来忽悠的游戏。

  老百姓对继续如何投资出现疑虑,金融证券“水很深”,那么在渠道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不动产与黄金就会成为百姓心目中的更为重要的投资品。

  “疯抢黄金”背后,其实突显国内老百姓对资产保值的恐慌,对人民币对内贬值的恐慌,而国内可靠性投资非常缺乏,同时意味着民间资本也找不到什么可以发展的出路,经济情况不理想。

  一方面,在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背景下,中国老百姓手头闲散资金急需找到一条保值增值通道。投资股市,劳形伤神不说,十有八九亏损让人“谈股色变”。银行理财产品频频出现的违约、不诚信乃至诈骗事件,令不少投资者对其敬而远之。受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措施不断出台,投资性购买门槛越来越高,虽然老百姓最看好还是黄金与房地产,但是买不到不动产,或者钱不足以一次性付清。因此,当金价大跌就自发性抢购。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间资本、民营企业近年生意难做,找不到利润增长点,企业“国进民退”,越来越多原来从事企业、制造业的民间资本找寻出路外流。抢购黄金中大笔买卖,其实很多都是这些外流的资本。

  总而言之,“中国大妈”真正需要的,并不是黄金,而是有保障的未来;而民间资本真正需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目前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税负越来越重、国企央企越来越庞大的情况下,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与方向。

  也换言之,如果上述情况在近期没有根本性改变,无论是大妈们还是民间资本,对于黄金与不动产投资的热衷不会轻易改变。

责任编辑:许梦可

热词:

  • 黄峻
  • 大妈
  • 抢购
  • 黄金
  • 华尔街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