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温州民企老板上演“跑路潮” >

揭秘高利贷游踪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9日 13:4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极度调查

  金融神话与风险

  在温州,似乎人人都能讲几个有关“高利贷”的段子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熊锋 王小波 翁海华

  “副县长的儿子都自杀了,就是因为还不起高利贷。”宁波市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在温州,似乎人人都能讲几个有关“高利贷”的段子。在调查中,一位老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自己的老朋友就是因为女儿借了2000万元高利贷,最后不得不将自己辛苦经营了8年的服装厂卖掉抵债。

  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说,如果民间借贷利率过高,偏离市场平均投资收益水平,隐藏的金融风险会随之而来。

  他分析说,一是地下金融组织发生资金链断裂,出现经营者携款出逃现象,受此影响的是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容易危害社会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二是中小企业如果因为高利贷而发生资金链断裂,出现经营者躲债出走现象,受影响的则是外来打工者的利益,容易导致社会生活和秩序的不稳定。

  同时,企业借助高利贷偿还银行到期贷款,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流动性状况,掩盖了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而高利贷借款人在股票、期货市场的投机性行为,也会加剧资本市场的波动,带来潜在的金融风险。

  “赌”的心态

  进入3月,有关温州企业“逃跑”的传言再次蔓延开来。

  “今年已经跑了好多企业,产生了连锁反应,涉及资金上百亿元。”近期在互联网上的一些论坛里,关于温州高利贷的传言再次爆发。

  传言的状况有点像2007年。当时也是银行贷款收紧,中小企业的融资转向地下钱庄,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一来,一些企业因为还不了高额贷款而倒闭。温州工商联秘书长赵文冕担心:“2011年下半年会有一些企业顶不住。”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浙江一带调查了解到,求助于民间高息借贷的主体大都为无法从银行等正规渠道贷款却急需资金的企业、个人。他们的资信相对较差,缺少抵押品,是被银行排除在外的群体。

  一位直接操作高利贷的人士告诉记者,中小企业大量借入高利贷资金维系正常的现金流转,即便面临增长困境也不会主动放弃,“哪怕亏本,企业主不太可能放弃”。

  “但正规经营,他们还不起这个钱。”一位经营担保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按照6%的月息,以单利来计算,年利率为72%,真正做实业的企业根本还不起。

  “只有之前暴利的房地产行业可以弥补高利贷的利息。”浙江银监局一位人士说。

  宁波市担保协会副会长林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高利贷借款多为项目性的,“赌一把,一旦成了,高额的收益可以弥补高利贷的成本”。一旦失败,借款人还不起高利贷,只能“消失”以对。

  倒在高利贷下的企业不在少数。特别是在2008年,出现过金乌集团董事长张政建人间蒸发、中港房产高管集体失踪、温州霸力集团董事长王跃进远遁他乡等大事件。

  在绍兴,说起因深陷高利贷泥潭而倒下的江龙控股和华联三鑫,至今让人心有余悸,其连环担保圈,让绍兴的一些企业深受其害,“目前仍有一家企业在政府接管情况下,还是无法走出高利贷泥潭”。

  对于高利贷本身来说,也存在风险,贷出去的资金很可能随着企业的倒闭而收不回来。

  “不久前一家担保公司放贷一家企业10多亿元资金,由于企业财务状况恶化,致使无法收回本金,每个月只能收回一点利息。”温州当地一位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温州一位从事民间借贷的人士对记者表示,高利贷资金链断裂后,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还可能有成百上千的上游资金客户,包括农民。

  据宁波某汽车部件公司总经理介绍,宁波的“日日会、月月会”等非法集资群体,以高息诱使参会的人集资,当资金到一定额度以后再发放高利贷,按日计利息。但是,非法集资群体承诺的利息高达一天5分,甚至更高,所以风险极大,不具有可持续性,“基本上都是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无法拆补的时候,就倒闭走人”。

  “民间融资形式呈现组织化正是目前温州民间金融两个新特点之一。”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认为,民间借贷行为一旦形成组织化后,“洗黑钱”活动往往随之而生,一些黑色收入通过民间借贷走向“合法”,甚至一些企业也通过民间借贷方式进行利润非法转移。

  同时,民间借贷缺乏正规法律渠道对债权人进行保护,在发生欠债不还的情况下,不少债权人通过暴力收回借款,就出现不少黑社会性质的追债公司,雇凶伤人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增加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神话下的风险

  企业借助高利贷,除了给自身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外,影响的还有银行的贷款质量。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利贷是用在偿还企业的到期贷款上,其中包括小企业,也不乏大企业,甚至某些上市公司。“如果企业不能到期偿还贷款,会影响以后的贷款。”方兴担保公司董事长方培林说。

  当企业流动资金不够但银行贷款又到期时,在金融掮客的运作之下,会通过拆借高利贷资金来周转。这样的拆借利息有时会高达每天6分。新华社曾有报道指出,“十个瓮儿九个盖”,成了一些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模式。

  其中隐藏的风险令人担忧。用高利贷来偿还贷款既掩盖了企业资金的真实情况,也掩盖了银行贷款质量的真实性。一旦其中某一环资金链条断裂,就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随着投资渠道的增加,温州高利贷资金流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呈现投机性,主要是向股票、期货市场渗透。

  “本公司可以提供股票、期货配资。”记者从温州当地报纸上看到不少这样的信息。通过电话咨询,其中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借款的月息是6分,必须要有房产做抵押,拿到资金以后可自行操作。

  记者就此向一家担保公司的负责人了解,他说股票、期货配资还有一种操作模式。比如,如果借款人要借100万元资金,他除了缴纳高昂的手续费外,自己还要拿出100万元,总共200万元的资金必须存在放款人开设的账户,账户锁定成不能取现,借款人只能在这个账户中进行股票、期货操作。

  “我会及时监控账户盈亏,如果资金只剩下110万元,他也不能加资金,我会强行平仓,避免损失。”上述担保公司负责人说。

  期货由于杠杆率的存在,可以小搏大,于是很多高利贷公司看中了期货配资这一业务。

  “期货有杠杠率,风险太大,得特别小心。”上述担保公司负责人说。

  除了股票、期货,市盈率高企的创业板正成为资本大鳄们积聚巨额财富的新战场。

  老李是福建省某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他有众多的头衔,如地级市企业商会的主要负责人、多家企业的董事长等。

  “用我们的行话说,先要大量从银行‘采购资金’。”老李向记者详解了这一资本游戏的运作过程:由商会出面,利用地方政府“办金融”、吸引投资的心态,在全国不同的地方成立担保公司。尽管目前设立担保公司监管很严,但是由当地政府出面来搞定审批手续,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由于成立了多家担保公司,新成立的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可以通过商会作为纽带,从其控制的数十家担保公司中快速拆借过来。据老李透露,他们一天之内可以筹集到40亿~50亿元的资金。

  老李介绍,这些资金用于普通高利贷放款是月息5分,这意味着,一个亿的资金一年内至少可以产生6000万元的利息收入。

  这些钱,还有一部分是用来投资专门的“高科技公司”,或者通过PE的方式,进行“项目包装”。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这些担保公司与大的科研机构合作,专门成立几家“高科技企业”。公司成立后,通过关联交易,将高科技企业的业绩做上去,目的就是为了在创业板上市,实现“退出”。

  除了在创业板上市,与企业签订“PE合同”则是另外一种形式。

  老李告诉记者,他们与企业签定“PE合同”,明确规定一年左右时间由企业回购股权,投资回报率锁定在60%以上——这与放高利贷几乎无异。

  然而,资本游戏中看似完美的设计,都建立在“资金链”顺畅的假想之上。一旦关联交易编造而成的所谓“高科技公司”的美丽神话破灭,一旦签订“PE合同”的企业经营不善,无力兑现高昂的资本回报,那么结果只会是资金链条骤然断裂,银行也会面临巨额的坏账。

  监管尴尬

  在温州,解决民间借贷纠纷,是法官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放款人事前的精心设计,高利贷在借款人无法偿还借款时,依然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来保护其并不合法的利益。而此时,即使法官明知道这是高利贷借款,但苦于被告无法提供相应证据而无法采信。

  3月上旬,在记者翻阅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鹿城区法院网站以往的卷宗发现,民间借贷纠纷的案件有一些共同的特色:大多借条上只有借款金额,并无利息;很多约定了高昂的赔偿金额;开庭审理时,借款人几乎无人到庭——在此之前,借款人已经下落不明。

  据记者了解,只写借款金额而不注明利息的“阴阳合同”是规避法律监管的重要途径。比如,借条上写明是借款100万元,但借款人实际上只能拿到60万元,其中40万元作为高利贷的利息。这样的借条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即便借款人最后在法庭上陈述这一事实,但一般无法出具证据,所以并不能得到法院的采信。

  高利贷从业者,自知行走在灰色地带,所以采取隐蔽的手段企图逃避监管部门的管理和打击。并且,高息借贷属于非正式金融系统,政府部门也难以完全掌握其经营情况。

  宁波金融办副主任李群对记者表示,对民间借贷,现在全国都还没有有效监管的方式。他直言:“可能连具体情况也无法真正把握”。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政府人士表示,必须正视“高利贷”长期存在的这一事实。而分散的民资,众多的参与者及脱离阳光地带也让监管者无能为力、无计可施;市场增长的需求也让其有存在的土壤,维持现状而灭掉违规出头鸟,成为地方政府默认的管理方式。

  “只要它不出事情,那它存在就有其合理的地方,有市场基础也有市场需求。”李群说。

  上述宁波某汽车部件公司总经理认为,现在高利贷公司禁止不了。正因为高利贷公司的利息高,不少民众就更愿意将钱借给高利贷公司来放贷。他说:“政府可以打压出头鸟,但太多人做,就会出现法不责众的情况。”

  张震宇坦言:“不管金融服务到什么样的情况,民间借贷会永远存在,不可避免。出于成本考虑,大的金融机构不可能服务小机构。所以必须要规范民间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