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2日 08:1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朱绍勇
从08年底开始的一轮小盘股牛市虽然堪称精彩,但大小盘股至今未能完成风格转换始终令部分投资者耿耿于怀。近日,本轮调整中率先探底的金融地产股初显强势,同时前期涨幅过大的中小盘股普遭打压,市场风格切换从而再露端倪。
不过,之前屡屡夭折的风格转换目前是否真的具备了必要的条件?几大可能的催化剂能否成为最终促成转换的决定因素?轻下结论为时过早,我们不妨结合机构观点、市场真实资金流向等方面,对几大催化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解读。
催化剂一:机构早有预期
多数机构认为,此次银行、地产股的绝地反击与其前期超跌有关。事实上,作为之前率先步入调整的两大权重板块,银行、地产板块的估值一度逼近历史低位,从而得到了越来越多机构的认可,这成为其最近强势反弹的最大动力。而对此,一些机构之前便有预期。
申万分析师袁宜早在3月底的春季策略中就预计,二季度末市场风格将逐步转向蓝筹股,其中一道“催化剂”便是,随着大小盘股的相对估值逼近历史底部,投资者可能从前期的关注政策转向关注业绩和估值。
无独有偶,长江证券在本月初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相对估值大多数行业处于绝对高估使得市场二次下跌将成为必然,不过在即将到来的衰退期,从估值和风险偏好都表明大盘股的相对溢价将要来临,本轮反弹的结束点就是大盘股溢价起点。
由此看来,权重股此番崛起在预期之内,中小盘股的集体落幕也非多大意外,但市场期待中的类似07年的风格转换真的能够如期上演吗?机构对此并不乐观。
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余晓宜认为,由于当前的市场仍未对经济基本面将走一个滞涨到衰退的小周期进行完全反映,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市场难有大机会,阶段性机会可能还是与政策红利相关,比如汇率改革、地产调控政策松动、收入分配政策调整等。
事实上,在多数研究机构看来,目前市场表现出来的风格转化趋势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了被动转化的特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风格切换。国联证券策略组指出,最近生物、低碳、传媒、新能源等成长、概念性板块均下跌,蓝筹表现略好于市场整体,市场风格有被动转换的迹象。成长股过高的估值水平在流动性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引发了市场一定程度的担忧,而农行的事件性因素也对资金流向产生了影响。因此,风格被动转换恰恰在说明市场流动性支撑脆弱,无论蓝筹还是市场整体,都不存在较大级别反弹的可能性。
长江证券发布的中期策略也认为,市场在小周期衰退的初期,将经历PE下降到EPS下降的过程,市场将实现低估值与高估值(大小盘)之间的相对收益的转化(高估值的小盘下跌的多),同时市场将在这种风格转化中实现市场的最后下跌。
催化剂二:资金回流大盘股
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的这轮调整中,金融、地产一度成为主力抛弃的主要对象,不过在最近几日的反弹中,上述两大板块资金均呈持续回流状态。
大智慧超赢数据显示,昨日两市大资金合计净流入近48亿元,其中银行地产资金净流入双双超过11亿元,成为行业板块的吸金大户。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周市场连续缩量调整的两个交易日中,上述两大板块仍然得到了多头资金的关照。
数据显示,虽然上周大盘资金累计净流出73.1亿元,但银行、地产成为期间资金净流入的两大板块,净流入资金分别为4.88亿元和3.1亿元。具体个股如招商银行净流入达1.22亿元,南京银行、工商银行、深发展A、浦发银行等资金净流入均超过6000万元。而二三线地产股节后两天走势明显紧跟中小市值银行股异动,期间表现活跃的中天城投、世茂股份、中南建设、渝开发等资金分别净流入0.96亿元、0.34亿元及0.30亿元,而金地集团、保利地产、招商地产等地产龙头主力两天净买入均在5000万元以上。
另一方面,前期涨幅较大中小盘股尤其是前期抗跌品种成为主力最近抛售的主要目标。数据显示,在上周的资金净流出排行榜中,医药板块以净流出19.2亿元位居排行榜首,并且共有康美药业等15只个股两天内资金净流出超过4000万元。昨日,虽然医药、智能电网等板块也跟随大盘反弹,但反弹的力度明显不强,资金依然呈现流出状态。
实际上,以QFII为代表的机构最近正进行着积极调仓。交易所交易公开信息显示,在本月17日的医药股大跌中,QFII等机构席位成为“砸盘”主力,比如,当日跌停的海正药业与益佰制药,其主要卖出席位上均有知名QFII营业部现身,且单个席位的“出货”金额都在千万元以上。与此同时,记者从上海某知名QFII营业部了解到,目前QFII的仓位普遍在30%—40%左右,差不多到了减无可减的地步,而其目前积极布局的主要品种就是银行股。
由此不难看出,主力资金从中小盘股转向大盘股的迹象近期非常明显。业内人士指出,大盘股有真实的资金流入是促成风格转换的必要条件;不过就目前而言,能否最终完成转换还依赖于做多资金的持续性。
催化剂三:推进汇改再施刺激
昨日市场在央行继续推进汇改消息的刺激下出现报复性反弹,预期受益的金融、地产、航空等板块受到资金热烈追捧。在前期政策面持续趋紧的背景下,汇改政策能否给权重股以及大盘带来反转的机遇呢?
资料显示,2005年汇改曾引发A股一轮大牛市。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此之前,A股千点大关频频告急,大面积的个股持续暴跌。而当汇改的消息落地后,市场虽然并没有立即买账,但已经露出上冲的端倪;截至2006年6月26日,上证指数收于1633.45点,阶段涨幅接近60%。
以史为鉴,市场对于此次推进汇改的积极影响也是充满期待。东北证券分析师沈正阳认为,金融板块目前市净率仅2.1 倍,动态市盈率在11 倍左右;全部A 股的动态市盈率也仅16倍,整体而言A 股估值处于历史估值低位附近,而汇改将是估值修复行情的催化剂。
但机构对于反弹行情的高度普遍不敢有过高预期。事实上,多数研究机构认为汇改对于市场的利好作用也仅仅是促成一波反弹而已。
“短期的风格切换是有动力和基础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汇改形成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但这个阶段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平安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先明指出,中期利好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那就是人民币有持续的升值预期。2005年人民币升值有一个很强烈的预期,趋势上也是在持续的升值,同时那一阶段也是企业盈利高速增长的阶段,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强化的过程。另外还叠加了制度变革的因素:市场本身估值的低估。而现在来看,人民币升值本身的动力要比当时低得多,经济也没那么好,另外重要的一点是,现在市场不是面临股改的溢价,而是面临大股东的套现。也就是说,当时的利多因素现在反而成了压力。这是本质的区别。
“所以就看这个风格转换怎么定义了。如果持续时间是一到两周,那么有可能会形成;如果持续1-3个月甚至更长,那就很难讲了。”李先明指出。
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余晓宜则认为,汇改从中长期看确实是发展的必经之路,短期内汇改对市场的整体偏负面,主要是一旦升值会给出口造成直接负面影响,对短期经济下滑形成负面影响。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风格转换还缺乏必要的条件,如果说汇改因素会给市场带来机会,那也只是传统意义上反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