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图文频道 >

太平洋造船造富揭秘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3日 09:5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从2亿到120亿元产值,太平洋造船集团用了7年;签下一笔70亿元的新船订单,太平洋造船只用了1天。

  这是金融危机以后,国内船企获得的最大订单——太平洋造船因此声名鹊起。7月19日,在上海新华路的一所老洋房,太平洋造船集团董事长梁小雷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这个高大、微胖的47岁宁波商人,也是个“海龟”,在说到公司管理时,梁常常夹带英文单词。

  在2009年的胡润百富榜上,梁小雷以70亿元财富名列第112位。

  富豪身价普遍缩水的2009年,梁小雷和太平洋造船的收入不降反升。虽然去年航运、造船业在大踏步后退,但太平洋造船“利用这个黄金期,完成了公司架构的调整和流程再造。”

  梁小雷说,公司的口号是“去国际市场竞争,别跟老乡竞争”。国内同行有条件做好的船型,太平洋造船要少做甚至不做。梁声称,在海洋工程辅助船这个细分领域,他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

  2010年是中国民营造船企业的发展拐点:船价被越压越低,而期待多年的海外上市路看起来还没有尽头。

  而在梁小雷的言辞中,太平洋造船显得尤其另类。和造船业的“老乡”相比,太平洋坚持选择在最难的国内A股市场上市。“台阶和门槛要越高越好。”梁小雷说。

  国际化

  “他像一个香蕉,皮肤是黄的,是黄种人,里面的肉是白的,是白种人的。”太平洋造船首席运营官林波这样形容梁小雷,“东西方文化他都懂。”

  学贯中西的梁小雷曾在法国留学三年,并娶了个法国妻子。据说梁妻酷爱装潢设计,梁小雷在上海新华路的老洋房办公室就是她设计的。

  这所老洋房闹中取静,与太平洋造船集团的写字楼相隔不远。木楼梯、油画、檀木家具、玻璃花房——这些是构成梁小雷办公室的元素。

  梁在这样的办公室里思考太平洋造船的未来。海洋工程是太平洋现在和未来的重点。

  就目前的市场而言,“国内的海洋工程没有任何技术优势”,太平洋造船集团的竞争对手、民营的扬子江船业董事会主任张耀说,扬子江船业正计划收购新加坡的PPL船厂,以获取海工领域的技术。“因为海洋工程的技术优势在新加坡和韩国。”

  梁小雷对此不以为然,“谁在乎优势在哪个国家呢?韩国人、新加坡人都可以为我所用。”

  在太平洋的办公室,员工里不仅有韩国人、新加坡人,还有美国人、挪威人、荷兰人。太平洋的先期研发团队就象是“联合国”。在太平洋擅长的深海钻井船领域,技术人员中有90%是外国人,10%是中国人,并且中国人都担任助理——梁总结为,“不懂就要学。”

  太平洋造船国际化的另一个显著标志,是公司的执行经理约克(Jacques de Chateauvieux)——这个59岁的法国人为太平洋造船带来了新动力。

  梁小雷甚至用白求恩来比喻约克——为了造船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头发花白的约克,每个月有10天时间飞往太平洋造船集团位于上海的总部。他曾经是全球最大保险集团安盛(AXA)的监事局主席。

  早在2003年进入造船行业之前,梁小雷还在做轻工业生意时,就认识了约克,“他是我当时认识的唯一懂船的人。”

  最终,约克辞去了在安盛的职务,成为太平洋造船的执行经理。2009年,太平洋造船的产值达到120亿元人民币。

  缺钱和上市

  快速增长的民营造船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综观国内排名前四的民营船企,都对资金有着强烈的渴求。

  扬子江船业已于2007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正谋求在台湾或香港两地上市。而新世纪造船和熔盛重工原本计划今年在海外上市,但由于资本市场趋冷、造船业难有起色,上述两家企业今年的上市计划都殊难实现。

  反观太平洋造船集团,在2007年就获得了PE股权融资,资金来源包括安盛集团旗下的基金、建银国际旗下的基金等。

  梁小雷透露说,太平洋造船集团也在走国内A股的上市程序,但没有具体时间表,因为融资并不是上市的主要目的。

  “国内上市的门槛相当高,A股要剥很多层皮”,但知难而进的原因在于,“太平洋造船不喜欢跟风,”海外上市虽然相对容易,但太平洋造船最终想保留中国公司的身份。

  在梁看来,国内有些船企相当危险。他们拿了流动资金,去投船厂的基础设施,一旦新订单萎缩,将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细分市场

  梁小雷在访谈中多次提到“门槛”和“台阶”,太平洋造船在细分领域做着国内同行难以做到的事情,梁自称为“细分市场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