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频发的购物纠纷影响香港作为“购物天堂”的形象,当地旅游界正试图挽回声誉
下午3点,夏日的骄阳似火,在香港星光大道旁边,来自武汉的老韩好不容易找了一处纳凉地。在香港一日游行程中,年过半百的老韩一天内已经被香港导游驱赶着去了三家珠宝店,虽然他对购物没有任何兴趣,但按“规定”,他必须在店里呆足一个小时才能出来。
“车子拉着我们把香港大概逛了一下,时间短,去的景点也少。”老韩说,“中途去了几家珠宝店,也花了不少时间。”
老韩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抱怨说,“这个是规定,我们也没办法,只好跟着去,不过我对购物没啥兴趣,一般都是站在外面等他们。”
这个带强迫性的“规定”无疑令不少人很不舒服。今年5月底,前乒乓球国手陈佑铭因此而气得心脏病发死亡,震惊香港业界。但震惊并未令这个规定消失。陈氏案尚未最终定案,香港某导游(阿珍)因团员购物不足,而在旅游车上对着一整车内地游客破口大骂的视频便通过全球各大视频网站传遍开来。随后,又有港媒披露,有导游因强迫某内地游客购物未果而中途宣布将其“退团”,并就此撒手不管。
记者从香港旅游发展局(下称“旅发局”)处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局接到内地游客的投诉便达290宗,超过2008年全年(263宗),而2009年全年也才375宗。投诉绝大多数都集中在购物方面。这些纠纷正在影响香港作为“购物天堂”的形象。香港旅游界无疑必须进行一场清理害群之马的战斗方能挽回声誉。
坐在星光大道边的老韩可能并不知道上述事件,此刻他正抓紧时间看看维港风景,在他忙碌的一天游程中,这种机会并不多。
养活偏僻小店
与老韩一样,近年来由内地人参加的香港旅行团,特别是便宜的廉价团,行程中去指定商铺购物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惯例。而在此过程中导游和游客就难免发生一些争执和摩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导游对本报私下表示,香港有不少费用非常低廉的旅游团,主要接待来自内地的游客,但其生意都挺好。这些团单靠游客交的团费几乎是赚不到什么钱的,所以要靠团里的游客在指定的购物点买东西,这样他们可以拿到一些“介绍费”。事实上,这些店铺的东西一般都比较贵,有些质量也没有保证。
指定购物点的商铺并非全处于尖沙咀或是铜锣湾等地的热门购物区,有些购物店设在根本不知名的街区,或是不起眼的私人住宅商场内。在香港土瓜湾一处的旧街区内,记者发现了几家这样的购物店,平日这些店绝少有香港本地人光顾,只有当旅游车来时,店员才会打足精神迎客。
在上述旧街区附近,还散布着一些货币兑换店和电器、药品店,几乎都是与内地游客有关。而在旅游车经常停靠的一家小杂货铺,记者注意到一个供内地游客使用的电器转换插头卖到10港元,如果多走几步,仅仅隔一条街的杂货铺里,这样的插头只标价卖5港元。其他诸如饮用水、啤酒之类的价格均贵出一倍。
上述地段居民稀少,几乎没有什么港人光顾,如果没有“廉价团”的惊人经济效益,这些店铺恐怕连生存都成问题。
目前尚不清楚那些指定购物店以及零散的店铺与导游公司或带团导游之间的具体利益分配如何。有香港立法会议员对本报表示,目前香港并没有详细的法律具体规定回扣行为,它属于商店和导游间的协议,在业界相当普遍。
不过这种回扣行为因游走于灰色地带而容易触礁。多年前,珠宝商谢瑞麟连同次子谢达峰及3名公司高层,便因为向旅行社及导游等发放非法回扣,利诱旅行社带领游客光顾珠宝陈列室而被裁定多项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