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图文频道 >

修复性行情步入深水区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4日 08: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上证综指2319点以来的上涨,本质上是修复性行情而非趋势性转折。中国证券报认为,基于市场和经济、货币政策层面的判断,支持修复性行情的动力基本释放,趋势性转折的信号目前还未出现,市场将转入震荡阶段。虽然上证指数超越2700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调整风险也进一步凸显。

  从基本面来看,以信贷收缩、公开市场回笼、准备金率提高为标志,始于2009年下半年的政策微调,于2010年6月份达到顶峰,各种紧缩流动性措施累加的结果,是货币市场资金价格急剧上升;从实体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政策微调的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增长的同比、环比增速逐步回落,特别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引发了对投资大幅下滑的担忧。年初以来,股票市场从估值和业绩层面遭遇“双杀”,上证指数上半年大幅下跌25%。

  但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乃至个别行业的快速下滑,特别是房地产调控效果初步显现,历经一年的缓慢退出刺激政策发生了微妙变化。党和政府最高层领导人的一系列讲话都表明,维持经济的平稳仍然是最重要的目标,政策执行的灵活性明显增强。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由偏紧转向适度宽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央行连续八周向市场投放一万亿的流动性,5月份以来急速蹿升的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快速下降。

  一年来的偏紧货币政策转向,为市场反弹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但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这是货币刺激政策的开始。7月份PMI走势显示,经济如期继续放缓但不大可能出现“二次探底”。这种理想的经济走势对经济正的预期指引是,既不会进一步紧缩也不会出台新一轮大规模刺激政策。更前瞻的看,从总量指标衡量实体经济并不缺乏流动性,从而没有货币刺激的必要;在刚刚经历了大规模货币政策刺激之后,“再刺激”的正面效果边际递减,而其副作用必然显现。从经济层面来看,经济增速的缓慢下降还将继续。因此,无论是从估值扩张的角度,还是业绩提升的维度,股市的趋势性转折还缺乏推动力量。

  从市场层面来看,过度悲观的经济预期和对流动性过紧的恐惧,使得机构在6月份持仓水平过低,已经接近历史上的最悲观水平,这也造成了机构的股票“补库存”行为。在出现了超过10%的上涨之后,这种补库存行为也将进入尾声,至少会进入分化震荡阶段。

  对经济、政策和市场本身的分析表明,本轮上涨,是预期纠偏和价格修复的结果;流动性和业绩均缺乏趋势性向好,因此转折性行情还难以确认;合理的反弹结果也并不意味着快速结束从而下跌,震荡和结构性的机会依然是主基调。

  上述结论还要“边走边看”:货币政策操作取决于经济形势,下半年经济变化中的最大变量,即是影响A股的最大变量。中国证券报认为,与今年上半年出口上升投资下降不同,下半年投资要对冲出口回落,出口下降的幅度将决定投资力度,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松紧。

  上述结论的风险还在于,如果美元指数持续下跌,可能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不排除A股部分强周期行业受到支撑。但我们认为,即使如此也仅是短暂拉长修复期,构不成趋势性反转的条件。

  从稍长期限考虑,中国股票市场的震荡期可能持续到年底,等待全球主要经济体集体进入回落小周期。本轮复苏的最大特征是不一致性,中、美、欧依次相隔大约一个季度,从同比角度看,一季度是中国经济峰值,二季度可能是美国经济增速最高点,但经历了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大幅度加杠杆后,无论中国还是美国货币决策,注定选择多看少动。这无疑加大了四季度中国、美国和欧洲集体进入回落小周期的可能。彼时,外部需求可能大幅下降,中国通胀压力也将明显减轻,这将为政策放松打开空间,股市可能摆脱震荡产生中级别上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