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证券市场 >

中关村近千家企业备战创业板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9日 09:1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创业板推出一年来,极大地激发了中关村企业改制上市的积极性。”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关村符合创业板上市财务指标的企业近1000家,改制完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300多家,正在改制和拟改制的企业500多家。创业板的定位特别适合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能让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创业板促技术资本齐飞

  创业板推出一年来,已成为新兴产业企业的聚集地。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共有134家,其中属于七大新兴战略产业的公司约占总数的九成。占比排名前几位的公司分别位于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而沪深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中,属于新兴产业的公司占总数的比例还不到三成,创业板市场已经名副其实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新兴产业企业来说,上市为它们插上了技术和资本两个翅膀。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高度的竞争和淘汰率,而创业板正好提供了需要高效率交换的要素市场。数据显示,2009年58家披露年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支出金额总计8.23亿元,平均每家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6%,较2008年5.76%提高14.58%。上市为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创造了条件,而研发力量正是新兴产业企业生存的命门。

  创业板的推出,还使得新兴产业的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从而提升了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通过募投项目迅速扩大产能,并展开并购。数据显示,一年来共有20多家创业板公司进行了行业并购,收购同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涉及资金数十亿元,首批28家公司中就有10家进行和拟进行同行业并购,并购资金来源多为公司的超募资金。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为它量身定做的资本市场,而创业板能满足创新创业企业的需求。”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认为,创业板具有“三新”特征,包括监管理念新、制度设计新、功能定位新。“对于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来说,发展的关键在于‘谁快谁慢’,不在于‘谁大谁小’。”郭洪说,企业上市不是目的,上市是为了服务于企业快速发展战略。而创业板的推出,必将促进大量创新创业企业的产生、发展和壮大,进而加快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

  “中关村板块”持续壮大

  创业板推出产生的示范效应,使得高新技术企业改制上市的积极性也在不断增强,也吸引了大量风投关注自主创新行业。不仅中关村有近千家企业已经符合创业板上市财务指标,并有数百家已经在为上市做准备,“中关村板块”在创业板市场的出现也极大地带动了创业投资对中关村的高度关注。

  在创业板首批发行的28家企业中,6家是中关村企业,截止到2010年10月15日,创业板一共127家上市公司,北京22家,其中21家是中关村企业。中关村创业板上市企业募集资金、净利润、总市值分别占全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19.3%、21.2%、22.5%。这使得一大批知名的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机构在中关村聚集和发展,让其连续五年保持在创业投资方面的全国领先地位,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此外,中关村试点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四年多来,已使其逐步成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顺畅流转的平台、创投与股权私募基金的聚集中心、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截至目前,共有113家企业参与试点。通过挂牌,增强了股份流动性,实现了市场化的定价。

  借助“蓄水池”,中关村为资本市场输送了大量优质企业。近几年来,中关村每年都有10家左右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2009年有23家公司上市,创历史新高,2010年已有20家公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