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3日 09:3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
短短两个月时间,国内标准棉现货价格从9月的1.8万元/吨大幅上涨到11月的2.8万元/吨。
疯狂棉价的冲击下,中国服装出口商们正试图大幅上调出口报价。
数家受访的服装出口商透露,在秋交会上的订单报价普遍同比上调了30%左右,个别产品提价幅度甚至高达40%。
国内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商之一的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其董事长凌方才说,广交会上20%左右的涨幅还是必须的,当前的订单价格仍难以覆盖成本的涨幅。
更为头痛的是,原材料价格的不稳定导致出口商们的每笔订单都可能面临亏损。凌说,业务员们每笔订单都接得提心吊胆,近期棉价的大幅波动,就曾导致部分合作工厂毁单,要求出口商临时加价才肯出货。谨慎的操作,以致该公司近期的在手订单同比甚至还略微减少。
有单不敢接
11月1日在广交会的一场论坛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纺织品处处长黄岳峰分析,虽然2010年的纺织服装的出口形势好于预期,但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还在收缩,且继续向中低端产品倾斜,在外需增长势头将放缓的判断下,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进一步拓展的空间相当有限。
“在棉价和劳动力价格都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出口企业的处境已经从金融危机时的无单可接转变为有单不敢接。”他说。
实际上,出口商们在谈妥订单后立刻就会和合作工厂锁定价格,以控制原材料成本,确保获取早前测算好的订单收益。然而,工厂却很难保证原材料价格能稳定在这一商定的水平上。
事实上,在纺织服装整个产业链条上,各类企业的处境不尽相同。浙江一家大型棉纺企业人士透露,棉纱的销售利润比去年甚至翻了10倍,这样十年未遇的高额回报受益于棉花、棉纱价格的暴涨和企业囤积棉花后低买高抛的操作。
只是整条纺织工业的链条上,利润明显增长的仅仅只有这一个环节。上述人士指,产业链上价格传导呈现逐渐减弱的格局,越接近终端的企业,产品提价的幅度也就越小。
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说,纺织行业这种成本推动型的提价正在进行中,内销市场上,秋冬装的涨价已经看得到,出口服装的涨幅究竟能有多少,估计到明年1、2月会更明朗。
他估计,短期能实现15%-20%的涨幅就已经不错。
广交会上的提价从来都不容易。凌方才说,纺织行业所说订单的综合提价30%也只能勉强对冲棉价上涨。棉花等原材料价格占据终端成衣出口成本约60%-70%,而当前2.8万元/吨的标准棉价格比年初的1.2万元/吨,上涨了可不止一倍。
变化的还不仅仅是这样一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9月至今上涨幅度也接近3个百分点,还有,广东、江苏多省外贸系统近期的调研也显示,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行业的劳工成本今年普遍上涨30%左右。
“三重压力都在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凌方才说。
而30%左右的提价外商普遍难以接受,杭州轻工工艺纺织品出口公司经理林岩说,“大部分采购商在广交会上仅仅只粗粗定了数量和款式,最终价格仍不能谈定。”
林岩接触的部分欧美客户已经开始缩减在华的采购量,部分低端商品会更多倾向从汇率和劳动力成本都更有优势的东南亚采购。
400万吨棉花缺口
两个月的棉价暴涨背后,有供求不平衡,也有投机资金的推手。
汪前进说,9月前后,市场原本预计2010棉花年度(2010年9月-2011年8月)中国棉花产量接近700万吨,但是近期这一预期数大幅调减,官方的预测数也已经从700万吨下调至660万吨,而市场上的预测数普遍在600万吨左右。
“若按照中国新年度至少1000万吨的用棉量估算,这一缺口至少有400万吨。”他说。
事实上,在刚刚结束的七部委的棉花年度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就指出,在近期密集的调研和分析后判断2010年度的棉花供求缺口将超过上年。上年度中国棉花缺口大致在360万吨左右。
汪前进认为,当前棉价的大幅上涨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供求的不平衡,游资炒作只是推波助澜。作为大宗商品,棉花的资金盘子大,国内一般的投机资金很难操纵棉花价格,这与之前绿豆价格的疯涨并不相同。
他提示,政府手中握有的政策牌已经不多,很难指望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来平抑棉价。在数轮政策性抛储后,目前国储手中的储备棉数量应该在100万吨以内。
增发进口棉配额或阶段性地降低进口棉滑准税税率的政策估计会陆续出台。
汪前进说,预计还将至少增发200万吨滑准税棉花进口配额。政府可能阶段性地将棉花进口的滑准税税率从当前的平均4%下调至1%左右。
只是,这样的措施对平抑棉价也难有成效。全球棉价10月末已经创下有纪录以来的新高,每磅160美分左右的价格比年初上涨了近90%。
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显示,美棉今年的订购进度异常迅速,目前超过70%的美棉已经被订购,全球可供中国采购的资源已经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