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2日 08:4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 明年防通胀决策引关注(本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近期召开 紧货币松财政成看点
宏观经济
九天两调准备金率 年内是否加息现分歧
李稻葵:运用财政政策缓解当前通胀
夏斌:面对通胀压力 中国应加强资本管制
A股影响
货币政策温和收紧 A股向好趋势不改
政策步步紧逼流动性 股市应警惕累积效应
紧缩边际效应递减 八二或重现
紧缩趋势渐成 谨慎面对反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 明年防通胀决策引关注
在接下来不到10天的时间内,将是各地物价调控的攻坚期。
按照上周末“国十六条”(《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的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在11月底前将贯彻落实通知的情况报告国务院。国务院将组织督察组赴各地调查了解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市场物价情况。
而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此后不久的12月召开。
如何应对并管理好当前乃至明年的通胀预期,将成为各界聚焦之所在。
国务院密集部署物价维稳
物价调控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一大关键词。
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这一部署让市场注意到了物价调控的严峻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4.4%。上一次CPI破“4”是在两年前,当年2月的同比涨幅更是高达8.7%。此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就发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明确方便面、食用植物油等品种直接向国家发改委提价申报。随着物价的回落,当年12月临时价格干预被解除。
2008年全年,CPI上涨5.9%。
近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比3要稍微高一点”。
“短期来看,国家已经将防通胀放在宏观调控的主要位置上。”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这是“国十六条”所明确的。
菜价维稳正成为物价调控的一大抓手。因为按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提供的信息,10月份CPI同比上涨中,食品价格“贡献率”为74%,其中蔬菜价格涨了31%。
国务院常务会议在8月即部署了稳定菜价“国六条”,而在上月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时,“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位置靠前,这显示,应对通胀压力、保障民生在政府工作序列中仍保持着首要地位。
从目前官方表态来看,保民生作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的重要决策,将在下一步维护物价稳定的过程中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近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指出,由于蔬菜价格上涨的惯性系数比较小,一般蔬菜价格周期为两个月,之后很容易平抑。而粮食价格的系数就比较大,一般要8个月才能完全平抑。
考验货币政策抉择
有市场预期认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会对明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定调有所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再次成为可能的搭配。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告诉记者,当前的物价上涨形势和前两年还不完全一致,所以宏观调控目标不能完全以防通胀为主,一方面,我国还并未发生严重的通胀,另一方面,当前经济运行也并没有出现过热,所以宏观调控目标在防通胀的同时也要兼顾保增长。
杨涛认为,明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会有太大方向性的改变。
曹远征则认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会就反危机政策作出评估,如果确认经济增长已经回到常态,那么刺激计划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将会有所微调。同时,在目前通胀预期比较高的情况下,更要求货币政策常态化。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也有观点认为,考虑到2011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再加上“四万亿”项目还需要资金投入,预计仍会保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此,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认为,在国家“四万亿”投资项目陆续完工之后,经济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是政府需要考虑的。在这种背景下,明年财政政策有可能仍将延续今年财政政策思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但外部因素不容忽略。由于国际货币泛滥和国内流动性难以快速收紧,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如何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同样考验着货币政策抉择的艺术。
距上一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9天之后,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发布消息,决定自11月29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第一财经日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近期召开 紧货币松财政成看点
参考往年惯例,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两周内召开。分析人士预计,在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防通胀将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货币政策趋向于收紧,财政政策则有望继续保持积极。
货币政策可能正式转向
从往年情况看,多在11月27日前后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届时第二年的经济政策方向将大致清晰。此后一周内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7年以来的三次会议,召开时间均在12月初。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5~7日召开,预计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于两周内召开。
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最高级别的经济形势分析和决策会议,总结当年经济工作,确定并部署明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说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的定调是延续2008年以来的政策取向,“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针对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2010年的政策基调将作出显著调整。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纷繁复杂,从国际上来看,美国于本月初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热钱涌向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泡沫膨胀,部分经济体货币与贸易摩擦频发;从国内来看,最突出的矛盾是CPI连续数月走高,物价上涨压力十分严峻,流动性收紧预期强烈。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10月份加息和本月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达18.5%的历史最高水平,事实上宣告了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走向稳健。而必要时将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说明当前通胀形势已十分严峻,防通胀将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出于“保增长”的需要,在货币政策趋向收紧的情况下,考虑到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GDP的比例依然可控,财政政策具备更大的“用武之地”。因此松财政和紧货币的政策搭配有望成为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大看点。
调结构以收入分配为中心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确2011年如何铺开“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也至关重要。
分析人士认为,2011年经济工作在防通胀的同时也将围绕着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建设、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来展开。
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日前表示,要实现转型,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增加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同时缩小城乡差距。令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同步的政策,应该在2011年有所体现。
城镇化建设有望成为2011年政府投资的主导方向。“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这意味着有一半以上人口将工作和生活在城镇。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初期,必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布局之年,在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上也应有所细化。
对于已经明确的“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2011年中央仍然会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从近期财政部宣布的对部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给予税收支持等政策可以看出,中央正调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向新兴战略产业集聚。相关政策将贯穿2011年、“十二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证券报)
九天两调准备金率 年内是否加息现分歧
通胀预期的高企以及宽松的流动性令央行密集出手。
11月19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距离前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仅仅9天。
这已是存款准备金率年内第五次上调。加上此前差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实施,部分金融机构这一指标将达到18.5%甚至19%的水平,刷新近年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不过,数量型工具的频繁出手令市场对加息预期产生分化:宽裕的流动性需要数量型工具和价格性工具双管齐下?数量型工具的多次使用反而暗示了监管部门慎用价格型工具的态度?
影响或略强于前两次
根据央行10月份公布的人民币存款余额计算,本次冻结的资金预计仍将超过3000亿元。
“从影响上来看,这次再度收缩将商业银行的超储准备金进一步冻结,影响应该略强于上两次。”国金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
但不少人士均指出,市场对政策紧缩预期较为强烈,因此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基本在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出手这么快”。
上述分析师也认为,由于宣布时间较早,缴款日引发的相对波动,商业银行将有所准备。不过,由于近期存款增长的机构失衡,且流入股市较多,预计届时市场利率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上行波动。
事实上,央行的表述已经体现本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意图: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国外流动性都非常充足。流动性比较充足或者过分充足会带来未来一段时间物价上涨的预期上升以及资产价格预期的上升。
外汇占款的高增是引发流动性宽裕的重要因素。不少专家指出,10月外汇占款超过3000亿几无悬念,甚至有可能达到5000亿的高位,国际资本流入压力依然较大。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还表示,在此次调整后,流动性局面除了考虑外汇占款压力外,年末还将面临过万亿的财政存款流入,从而引发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的可能。
通胀压力持续至明年
多部门轮番出台物价调控组合拳足以说明物价水平不断高涨的压力。国务院办公厅11月2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
“从食品价格、货币过度投放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因素来看,CPI还将徘徊于高位。11月CPI可能达到3.9~4.0%,而12月可能会收敛到3%左右。”华泰联合首席经济学家陆磊表示。
而摩根大通指出,物价上涨预示着流动性过剩。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表示,近期的形势会令投资者联想到中国2008年实施的价格控制措施,但目前与当时的经济基本面存在重大区别。“现在并不存在国内食品供应严重中断的情况,物价上涨预示着流动性过剩”。
她指出,按M2增长计量的流动性自2009年以来加速扩大,导致2010年的货币基础大幅扩张。因此,近几个月的通胀上升是流动性过剩的征兆。
加息预期出现分化
通胀压力处于高位以及流动性的宽裕局面令市场对政策紧缩的预期不断加强,但此次央行再次动用数量型工具,却令此前高涨的加息预期出现分化。
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付兵涛表示,对于通货膨胀,货币当局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并严格了外汇检查力度,同时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但他认为,适当幅度的加息才是抑制通胀的最有效措施。
“一方面,适度加息是改变负利率的唯一途径,是稳定居民信心、降低通胀预期、压制资产泡沫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加息有助于回收流动性,市场再次加息的预期压缩了通过央票回收流动性的空间,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灵活性比央票明显要差。”付兵涛表示。
陆磊则认为,年内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我们不认为现在实体经济具有完全承受大幅度加息的可能性,并且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成为一个重要的替代手段”。
不过,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为防止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带来的通货膨胀,数量型工具使用可能更加频繁、力度更大。
华创证券研究员高利指出,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管理层对上月加息的效果还会观察一段时间,11月实体经济数据将是管理层利率政策权衡的一个时间窗口。(第一财经日报)
货币政策温和收紧 A股向好趋势不改
业内人士热议通胀预期、货币政策微调下股市走向
央行9天内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频率历史罕见,这令很多投资者担忧货币政策是否将继续收紧,股市是否继续调整。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数位业内专家认为,货币政策收缩有限,股市向上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控制通胀无疑是有效的,如果抑制通胀目的达到,加息等更加严厉的货币收缩政策就不太可能出现。
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项廷锋认为,从经济基本面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复苏还未到货币政策需要全面收缩的阶段。前不久的加息,更多的是外生的“被加息”,是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定量宽松,导致了国内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走势之间的背离。因此,如果外因消失或通胀压力缓解,加息的必要性将会降低。
华商盛世成长(爱基,净值,资讯)基金经理梁永强也认为,目前中国的货币紧缩是有限度的,因为货币政策的收缩实际上是根源于国际金融体系的失调,新兴国家的通胀压力是由于发达国家不断地发行货币而造成,因此,虽然未来国内的货币政策会保持相对紧缩的状态,但出于稳定国内经济增长需要,这种收缩会有限度。
对于A股未来走向,李迅雷仍然看好。他说,我国即将迎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相关板块股票都存在投资机会;另外,中国股票整体估值优势明显,这两大因素会驱动股市中长期向上。
项廷锋表示,市场短期调整只是消化对政策的担心,上行的趋势还不至于就此改变。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出现了比较积极的变化,复苏迹象明显。梁永强也认为,今年经济基本面已经逐步走出去年比较差的状态,未来还会继续往好的方向发展,对于股市不必过于悲观。
在项廷锋看来,未来影响股市的因素有三个,一是通胀能否被有效控制,二是经济复苏的大趋势是否会改变,三是总体流动性是否充足。梁永强表示,未来A股的走向还需要看基本面的恢复情况、明年的信贷额度以及未来几个月CPI的表现。 (证券时报 )
李稻葵:运用财政政策缓解当前通胀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20日表示,当前我国通胀属成本推动型,应多运用财政政策来解决问题,比如减税政策等。他是在出席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时做上述表示的。
李稻葵表示,缓解成本推动型通胀,主要应运用财政政策,针对某些部门多给补贴,增加短期内生产能力不足的农产品(000061)或蔬菜供给,适当控制囤积、炒作的投机行为。
李稻葵指出,应在坚持可控的、自主的基础之上,适当放大汇率波动区间,加快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化解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我国物价带来的压力。
他指出,当前的物价上涨,第一是由劳动用工成本推动,其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是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第三是环保、节能、减碳等提高要求,使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中国证券报)
夏斌:面对通胀压力 中国应加强资本管制
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于2010年11月20日在北京大学举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论坛上表示:“美国所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是滥发货币政策。”夏斌说,“这势必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大量热钱流入新兴市场。因此,在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之后,世界各有关国家都加强了资本管制,中国应该更加理直气壮地进行资本管制以防控风险,不能手软。”
夏斌指出,眼前的最大的问题是通货膨胀的预期压力,这个预期压力是怎么造成的?一是有流通性问题;二是有美国第二轮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的问题。我们必须利用国际社会力量来共同呼吁,抵制美国这样一种不负责任的发货币的现象。
夏斌说,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要加强资本管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而且在美国第二轮政策之后,世界各有关国家都加强了资本管制,所以我们必须理直气壮的加强资本管制,谁违规就得死死地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手不能软。(证券日报 )
政策步步紧逼流动性 股市应警惕累积效应
⊙中国证券网记者 张欢
央行上周五晚间宣布,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从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此,诸多市场人士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基本符合预期,但由于累积效应造成的“流动性紧缩压力”空前加剧,对市场的“利空推动”正不断加强。
国金证券分析师付雷表示,近期调研显示11月份的月中贷款依然在冲高,商业银行在预期12 月的信贷额度控制情况下,进行提前放贷。为了避免12 月存款大幅增长、信贷萎缩造成的流动性波动,以及提前替代10 月短期定向存款准备金到期,央行再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并没有弱化加息预期,对于市场的影响要强于前两次。追踪表明,11 月的CPI 依然上行,在数据公布日前加息预期将依然强烈。
信达证券分析师陈嘉禾表示,央行短期内连续使用货币政策,反映出管理层对通胀的担忧可能超出市场预期。准备金率上调,应该是加大了收缩流动性的预期,特别是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
“就当前市场来说,准备金率的快速上调可能导致利空。一方面,市场还没有走出下跌通道,在趋势上不能乐观。另一方面,央行的紧缩政策可能预示未来的政策形势比我们想象得要严峻。”陈嘉禾说,小盘股过高的估值也给了悲观者想象的空间。综合这些因素来看,当前的货币政策无疑对市场产生利空效应。
中金公司认为,由于政府政策对于通胀和增长之间侧重点已经发生改变,股市的预期也将随之改变。总体上说,原先通胀和热钱流入预期对股市是利好,而现在由于担心政府出台更严厉的通胀抑制措施,通胀的进一步上升对股市将成为利空。
紧缩边际效应递减 八二或重现
□长城证券张勇
大盘在经历了一轮快速下跌之后,上周五出现了小幅反弹,科技股、消费板块重新活跃,大盘股继续震荡下跌,市场仿佛重新回到了国庆节前的运行特征,八二现象重现。从政策面看,央行19日晚间宣布自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市场对此是否已经有所预期,并且提前消化了呢?笔者认为,大盘之所以出现了短期300点的暴跌,主要就是受紧缩政策的影响。未来紧缩政策对市场冲击的边际效应将会递减,八二格局重现,以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消费板块为代表的中小市值板块将重新成为市场的主流热点。从大盘运行趋势来判断,指数短期上下空间有限,但是热点将会精彩纷呈。
首先,持续紧缩政策主要是针对国际热钱流入,对股市的冲击力度逐步减弱。国庆节过后,货币政策发生明显转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被稳健的货币政策所取代。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会轮番推出,以抑制流动性过剩,从而遏制通胀的进一步恶化。在此次准备金率调整完成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8%的历史新高,被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型银行,将达到18.5%。央行《201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主要经济体将持续放松货币刺激经济的预期强烈,大量资金可能向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流入。而这种资金流动可能加剧新兴市场的流动性泛滥状况。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公开表示,对资本项目下不正常的资本流入,可以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尽可能地防止这种行为发生。央行选择从总量上进行对冲,主要目的是防止热钱泛滥到实体经济。由此可见,央行收紧银根并非针对股市,目前股市并不存在严重的投机炒作,在经过一轮10%的下跌之后,负面影响得到消化。
第二,调控政策对市场冲击呈现差异化,可以概括为权重股承压,题材股减压。本轮调控政策受冲击最大的应该为强周期性行业,有色、煤炭、石油石化以及金融、地产影响最大,而宏观经济面临转型,增加居民收入将为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消费领域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众所周知,通胀的源头仍然来自于大宗原材料,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导致国际市场上金属、农产品价格上涨,进而输入到国内市场;而通过货币紧缩可以抑制商品价格的非理性上涨,迫使过高的价格出现回归。近期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有色、煤炭、石油石化等将会受到重大影响,相关板块在股市也都出现大幅下挫。如果再结合房地产调控政策,以银行、地产、有色、煤炭为代表的权重股板块将继续受到调控政策压制,表现持续低迷,而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中小市值题材股将会继续受到市场追捧,运行格局将重返国庆节前走势。
从市场运行格局看,由中石油、中石化两桶油引发的大盘暴跌基本告一段落,一些负面传闻如提高印花税、个别基金公司高管被调查等也都得到澄清,恐慌性情绪有所缓解,因此短期市场将会呈现企稳走势。从技术走势来看,大盘在跌破60天线后迅速收回,2800点显示了较强的支撑。目前年线在2888点,经过上周五的反弹,大盘刚好回到年线之上,市场强势依旧。当然,暴跌留下的阴影并非能够立刻消除,调控政策的负面影响仍然需要逐步消化。因此,短期来看,指数上下空间均较为有限,围绕年线上下波动可能性最大,指数核心运行区间将是2800-3000点。
在操作策略上,新经济、大消费仍然是投资的重点。近期“苹果”概念股集体飙升,触摸屏板块全面爆发,莱宝高科、长信科技等均逆势创新高。同时2010无线世界暨物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也将推动物联网板块的走强,新大陆、东信和平等也都强势涨停。笔者建议,激进的投资者可以继续关注科技股板块,尤其是触摸屏相关个股。稳健的投资者则中长线投资大消费,医药、食品饮料、商业零售仍然是对抗紧缩政策的最佳品种,“吃药喝酒逛商场”可能会贯穿整个“十二五”,天士力、五粮液、海宁皮城等一批代表性个股将会上演穿越牛熊的独立走势。
(中国证券报)
紧缩趋势渐成 谨慎面对反弹
⊙东吴证券 朱浩珉 周恺锴
上周沪深两市总体呈现急跌企稳的走势,其中周一两市大盘在隔日暴跌的背景下呈现出技术性休整态势,而周二股指再度快速下跌,上证综指再现百点长阴。周三在外围股指大跌的拖累下两市大盘大幅低开,随后两天股指继续震荡,但短线快速下跌的势头已有所改变。从市场热点来看,上周缺乏明显的领涨板块,其中多数板块出现下跌,有色、煤炭、黄金、期货等板块跌幅靠前,而受到周五利好刺激,物联网、计算机等板块上周表现较好,同时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则呈现为横盘震荡格局。
物价调控组合拳推出
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调控物价出台多项措施,除了再次强调要保持市场供应外,还祭出行政干预大旗,必要时将对重要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管制;而周五晚更是在月内第二次全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见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已使通货膨胀从预期转化为较为严重的现实压力,政府在此时推出物价调控组合拳,一方面是针对日益严峻的通胀形势,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政府不愿在短时间内再度动用加息这一杀伤力较大的数量化工具。但是可以预期,如果以上系列政策不能有效控制物价,再度加息将不可避免。总之,日益严峻的通胀形势已经由之前的行情推动力转化为行情的拦路虎。
投资策略和热点板块
虽然上周五不期而至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给短期市场带来了压力,但是市场在经历了连续两周的快速调整之后,存在一定的反弹需求。从技术走势来看,上证综指15分钟和30分钟分时图呈现出明显的底背离形态。因此在消化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压力后,市场仍有一定的反弹空间,但在政策紧缩预期下,投资者对反弹还需保持较高的警惕,上证综指在3000点上方存在较大的压力,如果反弹至此点位附近,投资者还需就手中个股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减仓操作。在投资品种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享受所得税率在15%的基础上减半征收的消息,将使得新兴战略产业继续成为市场最重要的热点,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物联网、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