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商业项目受打压 保障房或成信托投资蓝海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8日 07:5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加剧,以及银监会下发的《关于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房地产信托不复此前的火热态势。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却出现日益“缺血”的迹象。住建部日前表示,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万套,这一数据较之今年的580万套提升了72.4%,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日渐凸显,信托是否应当在这种情况下介入政策鼓励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当中?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信托公司和REITs(房地产信托基金)均较为看好保障性住房的前景,但其收益率较商业地产更低的特点成为信托的主要顾虑。专家认为,加强财政补贴力度以及将保障性住房与商业地产进行打包或可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2011年保障性住房项目扩容至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凸显,由此,业内对信托等平台发挥资金募集功能、介入保障房项目以缓解其融资压力的呼声愈发热烈。

  《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发现,从现状看,保障性住房的收益率比商业地产低,这成为信托公司介入的主要瓶颈,但信托业内人士透露,随着地方政府政策和合作模式趋于灵活,他们对保障性住房的前景仍然看好。

  信托公司解渴保障房建设资金

  近日,银监会下发《关于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各信托公司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合规性风险自查,多家信托公司暂停房地产类信托业务。

  诺亚财富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的一周,市场上没有新的房地产信托产品推出。因为房地产信托的暂时消失,信托产品发行急剧下降,产品募集规模整体偏低。

  随着信托公司介入商业地产项目的风险逐渐浮出水面,分析人士指出,信托公司介入政策鼓励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已有了很大的遐想空间。

  最新消息显示,明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将高达1000万套,相比2010年增长72.4%,而计划新增的420万套住房中,公共租赁房将占主要部分。

  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预计投资超过8000亿元,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初步估算为1.4万亿元,占2011年全国房地产投资规模的近30%。

  与之相对应的是,上述庞大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高盛分析人士指出,今年58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目标中,政府600多亿元的专项辅助资金仅能覆盖11%的建筑成本和7%的总成本。保障性住房对信托等融资方式的介入就显得尤为迫切。

  沪上某信托公司负责人表示,信托公司愿意响应国家政策参与保障房项目。由于信托平台的特殊性,合作方式灵活成为其参与的最大优势。

  据悉,目前天津市已经搭建了全国首只保障性住房投资基金,通过信托平台募集资金投资于保障性住房项目,明年募资规模预计将达到16亿元,成为信托公司介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样本之一。

  收益率瓶颈待破

  “集合信托产品之所以吸引客户投资就是源于高收益,目前房地产的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率有的已经突破20%,一旦标的改为廉租房,要实现高收益不太现实。”至于保障性住房未来是否有望和商业地产一起,占据房地产信托计划的半壁江山,诺亚财富高级研究员李要深认为,目前来看很难实现,其瓶颈主要集中在收益率,其中房地产信托介入廉租房的动力依然不足。

  “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特点是低风险、低回报率,信托公司一旦介入,如何提高回报率成为这类信托产品销售面临的一大难题。”李要深指出。

  高盛分析师认为,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回报率极低或者为负,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甚至在长期内无法做到自给自足,满足自身的资金需要。

  对开发商而言,高盛报告中指出,相较商品房的利润率,保障性住房的利润率低很多,这使得开发商积极性不高,目前大部分在建项目都是在地方政府监督下由国有企业承担的。

  “信托公司介入保障性住房项目,和介入商业地产的操作方法一样,但是如果要提高信托公司的积极性,还有待地方政府提供更加灵活的政策。”一位信托公司从事实务的人士指出。

  沪上某信托公司负责人透露,目前信托公司介入保障房仍停留在建设阶段,建好后政府接管项目、信托公司退出。信托公司的收益依靠地方财政补贴,一般收益率能超过10%,但还是比不上房地产信托目前15%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水平。

  保障房建设前景仍被看好

  不过上述信托公司负责人依然看好保障性住房的前景,“信托公司的视野不应该只停留在保障性住房本身,社区建好后一旦吸引人气,只要再将社区配套的商业做好,形成规模效应,项目收益率依然可观。”

  “各地方政府对保障房的政策也不尽相同,如深圳提出经济适用房的20%至30%可以按照商品房销售,这类项目的收益率依然可观。”

  “可行的办法一是加大财政收入补贴力度,或者参照此前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做法,将保障性住房和商业地产进行打包,这样既能吸引长期稳健的投资者,商业地产的加入又有助于提高收益率。”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亦看好保障房项目的前景,李晶认为,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回报远高于表面水平,且拥有诸多便利,如更多的贷款渠道、贷款更容易以及审批更快。

  李晶还指出,在商品房市场繁荣时期对开发商而言的鸡肋,如今已成为销售有保障的香饽饽。“因商品房价格已达到多数人无法承担的水平,保障性住房市场的需求空前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