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9日 08: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早报
陈序
传言说中国央行即将再次加息,而包括关键价格数据发布日程调整在内的各种消息,加重了传言的分量。受其影响,惊魂稍定的中国股市于昨天收盘走低。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跌27.31点,跌幅1.0%。深证综合指数跌4.19点,跌幅0.3%。
市场和投资者一直在等待。11月份通货膨胀率和贸易数据等关键经济指标的发布可能会提供重要信息,也可能直接触发进一步的紧缩手段。已经有几个星期,中国内地股市场紧张到惊恐不安的程度。所有朋友都在寻找哪怕纤若游丝的一点迹象,用以分析北京将在何时、采取何种措施抑制物价上涨和资产泡沫膨胀。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前天因为有媒体报道中国可能很快加息,亚洲市场美元对日圆闻声下跌。当然,因消息未经确认,美元下跌很短暂,后即反弹。但外汇和证券市场杯弓蛇影的心态可见一斑。
目前可称得上聊以安慰的,是有分析指11月份通货膨胀率或低于市场此前预计的5.0%。但如果是4.9%又好得哪里?接受道琼斯调查的经济学家仍预计,中国11月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4.7%,将创2008年8月以来最大升幅。这说明政府和市场对通货膨胀的忧虑完全有理由,而进一步出台紧缩措施也势成必然。
接受调查的15位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11月份CPI预计升幅高于10月份的4.4%,可能是今年的峰值。尽管商务部数据显示,由于政府采取了投放大宗商品储备等抑制物价的举措,11月份下半月蔬菜和其他食品价格将开始回落。但由于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11月份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可能较上年同期上升5.3%,升幅高于10月份的5.0%——上游的通货膨胀压力即将到来。
可见,中国物价上行的压力可能于明年再现,不包括食品价格在内的核心CPI也可能上升。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已经建议中央政府将明年CPI升幅控制目标从多年以来的3%上调至4%,以消化过剩流动性,使资源价格改革得以继续进行。
火上浇油的大有其人。新华社引用著名美国投资者吉姆·罗杰斯的话称,中国央行上调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抑制通货膨胀的做法是正确的。罗杰斯先生虽谦虚地表示“不十分了解具体情况”,但坚定相信“中国的通货膨胀与过剩流动性有关”,更批评Fed(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通过向市场注入大量现金的二次“量化宽松”行动加剧了中国通货膨胀的问题。
最后,市场终于脆弱到为经济数据发布日期变更发抖了。昨天,中国国家统计局突然宣布,将在本周六发布11月经济数据(原定日期下周一)。在神经高度紧张的投资者看来,这简直就是某个紧缩措施出台的前奏,他们猜测改为周六发布数据可能是北京希望减轻数据公开后的市场影响。其实,国家统计局调整发布日期非止一次,也并未被历史证明与加息紧密相关。如8月份经济数据也是在9月一个周六发布,但中国央行真正加息是在10月份。国家统计局解释这次发布日期调整的理由之一是要统一发布日期,这也可能是真实原因。
重要的是,以上种种消息固然完全无助于平息加息传言。但此刻的北京又有什么动机去努力平息此类传言呢?照我看,在还没决定前让大家相信一定会加息也很好。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电邮:chenxuchenxu@msn.cn,本专栏每周一至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