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保险公司 “抢地”热情几近亢奋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1日 08:4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随着9月初《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下称《办法》)的发布,宣告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正式开闸,保险机构们备战已久的不动产投资,开始风云渐起。日前,八家保险公司集体亮相中服地块竞标现场,一时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地块的诱惑

  被SOHO中国董事局主席潘石屹评为“史上最庞大的土地投标”的北京CBD核心区6宗地块出让案,不仅引来众地产大鳄,还吸引了诸多金融机构,多家保险公司身影闪现其中。

  来自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信息显示,在对中服地块出让的竞标现场,泰康人寿与标准投资集团联合体、阳光保险和阳光财险联合体参与竞投Z3地块,其中泰康联合体报价最高。生命人寿和联通的联合体竞标Z4地块,报价最高。安邦财险、和谐健康险和标准投资集团组成的联合体则竞标Z5地块,并且给出最高报价。安邦财险、生命人寿、安邦人寿和标准投资集团组成的联合体在Z6地块的竞标中,给出报价位居第二。

  自从国资委发出“9·29”新政以来,全国“地王”频现,并出现在杭州和温州等二线城市。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稀缺性和未来升值空间,自不待言。

  《办法》规定,保险资金可投资“地处直辖市、省会城市或者计划单列市等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城市”。而位于寸土寸金的CBD商圈的中服地块,其重要性和商业价值,不言而喻。

  无独不偶,除了八家险资鏖战中服地块,中国太平则谋求“曲线”找地。中国太平近日公告称,将斥资2.16亿元购入深圳福田燃机电力公司30%股权。据了解,该公司原用作设置燃气发电机的地块,将计划发展作高端产业用途。中国太平称,长远而言,将可享受该地块的资本增值潜力及租金收入潜力。

  此外,泰康人寿则在中国美术馆南侧,拿下一块综合性用地,用于写字楼、商场和展览拍卖馆等项目。

  买楼的困惑

  根据《办法》规定,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投资比例为上季末总资产的10%,同时规定了“三不”原则,即:不能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含一级土地开发)、不得投资设立房地产开发公司或投资未上市房地产企业股权(项目公司除外)。

  该规定,也使得投资自用办公楼成为保险机构进军不动产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北京的金融街和CBD、上海的陆家嘴、深圳的福田区,已成为诸保险机构最热门的购楼区域。据相关统计,从 2006年到2009年5月,保险公司购买的写字楼面积已超过120万平方米。

  不动产正式开闸后,掀起新一波购楼热。9月,平安信托买下成都中汇广场,作为自用办公楼。人保集团则于10月以近40亿元签下首都时代广场,作为其新总部。中国太保则瞄上了上海世纪商贸广场。

  但是,对于保险机构来说,购得位置和升值空间俱佳的写字楼,并非拍下钱就能成交的易事。一位保险公司高层曾表示,买办公楼并非一厢情愿,“我看好的人家不一定卖,人家卖的我不一定想买。”

  在一些保险公司看来,拍一块地自建办公楼,可能更有效益。“投资自用办公楼,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上述保险公司高层表示。

  今年8月,中国人寿浙江省分公司,在没有其他竞买人的情况下,以259772万元的总价竞得浙江杭州钱江新城32号商业金融地块,用于自建办公楼。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的商业地产存在资产“流动性”问题,除了京沪深穗等一线城市以外,二三线城市基本没有写字楼市场,大部分是自用或散售,对于投资者来说,存在“出口”问题。

  据了解,国外的商业地产项目经营多年成熟后,可以卖给保险公司或养老基金,由其长期持有。但国内保险公司目前主要以“自用”名义投资不动产,很难起到商业地产“出口”的角色。

  养老社区“圈地”之难

  在《办法》所允许的不动产投资形式中,养老社区是另一种重要的投资形式。

  目前,中国人寿“一南一北”的养老社区框架既成,泰康人寿的“泰康之家”已在北京昌平破土。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泰康人寿还计划在上海崇明岛建设另一家养老社区。

  此前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亦在“2010年全球开放日”活动上表示,养生养老项目社区属于项目公司,符合保监会相关规定,中国人寿将进一步拓展养生养老项目。目前中国人寿已在海地购置了土地,用于未来的养老社区建设。

  与自建办公楼所需用地相比,养老社区占地较大,动辄成百上千亩,且对周边环境有相当要求。一位保险公司人士曾表示,建设养老社区选择的地方,必须要考虑所处的区域,是否交通便利、地理环境是否优美宜居、医院等配套机构是否健全等,在总体上地价又不能太贵,否则成本过高。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找到位置和价格都合适的地块殊不易。

  险资开闸不动产,最让业内担心的是,是否会出现蜂拥圈地,投资“变味”。地产业人士指出,保险公司热衷于养老地产,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重在“圈地”,而非“养老”。养老社区等项目的地产,是否会通过产权转让进入二级市场,从而打破监管壁垒?

  因而有人士建议,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还需要在用地性质是属于经营性的还是非经营性,是协议转让还是招拍挂等操作细节上,予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