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限购私车:“治堵”还是“添堵”?(组图)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1日 15: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12月15日早,北京城市主干道西三环六里桥至莲花桥。记者贾宁摄

  近期,治堵传闻让北京新车上牌数量明显增多。图为北京岳各庄检测场,工作人员正在紧急调运4000副新车牌。记者 贾宁摄

  如当年抢购冬储大白菜一样抢购现车,这一幕

  近一个月来在京城汽车市场持续上演。

  12月18日上午,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记者看到:车市上人群熙熙攘攘,打听价格的、买车的、试驾的、办手续的……好不热闹,身处其中让人仿佛有一种置身于庙会的感觉。

  “限购”传言引爆购车潮

  “现在不买车,明年买车还得提供停车泊位证。”“听说明年牌照将会限制,早买早踏实。”在车市上,随处都能听到这样的议论。

  北京市治堵新政出台之前,“北京私人购车将凭停车泊位上牌”,“外地人购车将受到限制”等说法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引爆购车潮。12月13日,治堵新政出台,人们发现其中并没有提到上述说法,对于限制性的措施,只提了一句:“在一段时期内,按照公正、公开、公平和无偿的原则,合理调控单位和个人年度小车增长速度,抑制小车过快增长。”用语十分谨慎。但这也给消费者留下无限猜测和想象空间,客观上让购车热潮更加汹涌。

  在车市上,正在挑车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有了一辆车,这次来是要给爱人再买一辆。“新政策有点语焉不详,模糊的界定让人心里很不踏实。为以防万一,我决定还是在具体措施出台之前再买一辆。”

  同样的现象也在遍布京城的400多家4S店里上演,许多车型甚至出现了“一车难求”的局面。

  “我上周末(12月11日)去问的时候还是先预付2000元定金,再加5000元装饰就可以提车,今天(12月12日),居然涨到3000元定金,还要加6000元装饰。”北京市民张红海告诉记者,仅仅1天时间,本田CRV的价格就涨了1000元。“更重要的是,现在根本没车,只能等到年底。”张红海决定考虑其他车型,但所有他考虑过的车型全部缺货。百般无奈,张红海只好又选择回到本田的4S店,定下了CRV。

  不仅仅是京城百姓急于买车,一些外地在京居民也纷纷抢在限制措施出台之前买车、换车。

  “卖么?您这车卖么?”在亚运村汽车市场门口聚集的“车虫”这几天也是格外的活跃。不到两个小时,做二手车生意的杨智就收到了两辆二手车。

  “现在的二手车生意比平时好做得多。”杨智告诉记者,“都说明年限制外地人买车,所以许多外地人都趁年底把旧车卖了,换辆新车。”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11月份,北京的汽车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9.6万辆,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4。从11月30日至12月5日短短一周,北京新车上牌量达到2.1万辆,日均上牌超过3000辆,创历史新高。截至12月12日,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73万余辆,一周时间又增加2万余辆。据有关部门透露,按此增速,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突破500万辆大关将提前到明年春节前后。民众:拥堵不仅仅是私家车增长之过

  传说中的限购措施显然不被大多数购车者所理解。

  某网站针对治堵措施的一个网络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300余网友中有近95%投票者认为不该限制每年发多少机动车牌照。

  “我从小就喜欢车,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那年我就对自己说,要好好干,努力奋斗,挣了钱一定要为自己买一台喜欢的车。”正在亚运村车市选车的刘先生接受采访时说:“今年我毕业已经5年,钱也攒得差不多了,终于可以圆自己的梦。如果出台这样的政策,让我们付出更高的成本,对我们这些后买车的人是不公平的,因为人人都有权力追求幸福。”

  亚运村车市一位工作人员则认为,即使出台限制措施,也同样阻挡不了人们购车的热情,治堵光靠限制私家车不是治本之道。他说,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过去的奢侈品将转化为居民的必需品。汽车开始进入家庭。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私人购车将出现爆发性增长。汽车已经如冰箱、彩电一样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小汽车过快增长是经济规律决定的大势所趋。

  然而,即使如此,北京如今的汽车保有量也远远比不上同等面积的一些国际大都市。北京现在客车数量为470多万,美国纽约这一数字是800万辆;日本东京同样是800万辆。这些国际性大城市为何没有发生过这么严重的拥堵?

  答案是这些城市在汽车进入家庭的同时,也相应建立起了发达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对城市进行了更科学的规划。

  而北京在这些方面似乎准备得不够充分。本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北京交通问题对策研究》报告认为,北京市交通拥堵主要体现在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低、运力不足、换乘不便;地面公交运行速度慢、换乘不便;步行、自行车出行环境不断恶化,通勤、通学等刚性交通出行结构调整难度大;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不减等。车辆增长过快、车辆保有量较大显然并不是堵车的全部原因。

  在一家汽车4S店,正在为爱车保养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我家住在南边的大兴区,工作单位在北四环。每天开车上班一堵几十分钟的滋味是很痛苦的,我也想坐地铁上班,可我住的地方过去没有通地铁。而乘公交车,两个多小时也到不了单位,所以不得已只好开车。不过这个月底,地铁大兴线就通车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直达单位,到那会儿,我肯定不会再开车了。所以,如果北京的地铁里程能更长一点,覆盖更广一点,肯定能让更多的人弃车而改换公共交通。”

  家住北京北部天通苑小区的陈先生则告诉记者他之所以买车,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明年9月孩子就要上一年级了,需要天天开车送孩子上学。他准备让孩子上位于中关村的一所小学。他说,他也想让孩子就近上学,可是生活有60万人的天通苑,据说总共只有三所小学,而且没有一所重点或优质小学。别的事可以凑合,孩子教育的事可不能凑合,自己挤地铁也还能受得了,让孩子一块挤地铁,真有些于心不忍。所以,为了接送孩子,他除了买车似乎别无选择。陈先生说,如果小区当初设计规划的时候能多建几所好小学,他的孩子就可以不用长途跋涉去上学,也就不用开着车给城市的道路添堵了。

  ……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拥堵正是对前些年无视经济规律,无视轿车进入百姓消费的必然,而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道路和停车场建设等方面应对缺失的一种惩罚。

  接受采访时,许多民众都表示,政府出台汽车限购措施应该慎之又慎。实际上,在限私之前,政府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治堵还有许多潜力有待挖掘,将这些工作都做好之后,再来谈“限私”也不迟。这样也许更有说服力,也更顺应民心,更能得到公众的支持。

  “限购”前治堵

  还有许多潜力可挖

  庆幸的是,许多民众都注意到,北京出台的治堵新政,并不是一个仅仅“限购”、“限行”的单一性方案,而是一套综合性的缓解交通拥堵措施,包含了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总量增量,加快重点新城建设,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地铁、高速路网等多方面内容,抑制小客车过快增长只是其中措施之一。

  “单纯限制私家车,应该说是一个最简单,最易操作的办法。短时间内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实际上一定程度也使城市规划不合理,有关部门管理水平低等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得以掩盖。”市民吕先生接受采访时说,只有综合治理,各方面协调进行,才能解决当下的交通拥堵之急,还可顾及未来交通发展。北京出台的治堵新政应该说体现了政府的大智慧。

  “如何做到"吸引"人们愿意"坐"公交车,而不是"鼓励"人们去"挤"公交车。如何做到使人们自觉放弃小汽车,而不是利用行政手段限制小汽车,是解决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陈贵州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们要彻底转变思维方式,不能再用限制车辆和不断拓宽道路的方法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应该着重考虑如何让公交车像地铁一样比小汽车跑得“快”,吸引人们来乘坐公交车,坐公交车的人多了,开车的人就会减少,随之交通拥堵也就缓解了。

  接受采访时许多市民都表示,当下的北京交通在许多细节上都有改善的余地。他们用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据我观察,北京1/3的堵车都是人为造成的。如我每天下班经过的西南四环,车流量并不是全市最高的,但如今晚高峰经常堵车,而这完全是由于司机违章造成的。其堵点就在四环上位于丰北桥、看丹桥、科丰桥附近的几个出口,这几个出口只有一条车道,如果大家都能在最外侧车道(第四条车道)排队依次通过,不仅自己能用最短的时间出四环,而且四环上的其他车道也不会被占用,交通也根本不会拥堵。然而,偏偏有不少"聪明"的司机不愿守这个秩序,不排队,而是从第三条、甚至第二条车道直奔出口,加塞、并线,硬闯入正在依次通行的车队,不仅使出口通行能力大大降低,而且占据了多条车道,使四环的通行能力大大受限,造成拥堵。而这样的状况在北京各条道路上都非常普遍,而且由来已久。因为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守规矩就意味着吃亏,而使越来越多的司机加入到"加塞"的行列。所以,我觉得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这方面的治理力度,学习学习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将这一现象有效控制住。”

  “每天的早高峰,三环路上的六里桥、木樨园都是著名的堵点。我认为造成拥堵最主要的原因并非私家车太多,而是进站的公交车违章严重:加塞、乱停、超车,四条车道,它们往往占了两到三条。三环能不堵吗?我就不明白了,私家车闯入公交车道要被处罚,而公交车肆意违章却没人管。所以,希望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

  “12月14日,早8点左右,我开车由南向北从大兴至海淀经过西五环,开始是一路畅通,能开到时速100公里,可过了八角桥之后,速度就慢了下来。我以缓缓不到15公里的时速好不容易挪到晋元桥,一看,原来是警察在此设点检查大货车,占据了一条车道。而过了这个堵点,车速又立马提了起来。我认为查大货是必须的,但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通过非现场的方式进行呢?”

  “前些日子的一天,我在上午10点多开车出门办事,心想早高峰已过,路上没那么堵了吧。可到三环路上一瞧,还是挺堵,慢慢悠悠走了一段,发现原来呀,前方有一辆洒水车正在作业。它慢条斯理倒是不着急,把后面的车可堵得一愣一愣的。我说,这节骨眼上,环卫部门能不能歇会儿,有关部门也给协调协调啊。”

  ……

  “将一些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的、看起来对缓解交通拥堵作用的细枝末节、精雕细刻的措施,累加起来就会对整个交通系统发挥很大作用。许多城市的交通拥堵迟迟得不到缓解,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北京交通问题专家段里仁曾表示。

  许多市民也都表达了同样的心声:提高管理,改善细节,付出的成本要比限制私家车要小得多,取得的效果却会同样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