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利率市场化应考虑明年货币政策收紧状况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30日 19:5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监管层近期密集提及推进利率市场化步伐,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我国银行业已具备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而明年货币政策收紧会带来贷款利率提高及其提高到何种程度,应作为考虑利率市场化的一大重要变量。

  继央行行长周小川本月明确表态“十二五”要推

  动利率市场化后,央行12月29日晚刊发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的讲话,指出利率市场化可及时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因此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连平12月30日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指出,明年货币政策会呈现“中性偏紧”,“未来几年总体会朝紧的方面发展。”而紧到何种程度还要根据物价的情况来确定,存款准备金、存贷款利率都会往上提。

  连平指出,货币政策收紧要求贷款基准利率上升,而推行利率市场化一般会促使存贷利差缩小。“利率市场化产生的一种可能性是,存款利率上调,而贷款利率上不去,或者存款上调较大,而贷款利率只上去一点点,从而使存贷利差缩小。”而明年根据物价的情况,货币政策如需进一步紧缩,贷款利率则会随之上调,这与利率市场化的状况并不在同一阵线。

  因此,连平指出,如要使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还应将货币政策调控这一变量考虑进去。

  连平预计,明年央行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出台推进利率市场的措施,但按照央行以往渐进式的行事方式,估计会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

  银行业有能力承受利率市场化

  自2003、2004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大行深化股份制改革,到2007、2008年,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内部管理及财务状况都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国有大行已全部上市。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日前预计,今年银行业利润将达到8000亿元,拨备接近2万亿元。目前银行业总资产达到90万亿元。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后,是否还需要对银行业进行利差的保护?

  连平认为,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具备,银行业也具备了承受压力的能力。目前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较好时机。如继续保持银行较大的存贷利差、较高的盈利,对整个社会经济都不利。利率市场化一般会使存贷利差减少,使企业、个人的融资成本降低。

  利率市场化仍未形成清晰思路

  中国人民银行在11月2日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提出,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定价能力。

  而央行行长周小川12月17日在《财经》年会发表演讲时表示,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

  “具体如何推行,目前应还没有具体的思路,有待进一步研究。”连平说。

  央行昨晚刊发的盛松成讲话稿提出,可以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更多的理财产品,满足百姓不断增长的保值增值需求。同时,继续按照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思路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在贷款利率基本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可允许存款利率向上浮动一定幅度。存款利率上浮可首先在具备了财务硬约束条件的金融机构中试点,逐步将加息预期转变为市场定价。

  这呼应了周小川此前的表态:“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改革,要选择有硬约束的机构开展定价权改革。而硬约束的标准不光是有无财政补贴、是否为政策性机构,还包括资本充足率是否达标。还需要完善与利率相关的一系列金融产品的市场化定价。

  盛松成还认为,利率市场化既有助于改变负利率状态,抑制通货膨胀,也能有效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不过,连平指出,也应注意到推进利率市场化存在风险。当前银行业面临新的监管新规,巴塞尔协议三的施行,“对银行业的存量、增量贷款等方面,都会有一定压力。”因此,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时还要兼顾这一考虑。

  央行副长长胡晓炼12月27日在央行网站刊发的文章中表示,我国利率市场化还需要培育各方面的条件,如增强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客户的自我选择、自我保护能力,创造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