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上海调低“十二五”GDP增速 预计今年不乐观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3日 09:2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本月上旬,一年一度的地方两会大幕渐次拉开,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将在人大会上陆续被审议,梳理各地两会热点话题,“民生”“转型”“创新”成为频频被提及的关键词,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如何精彩开局?我们将陆续报道地方两会以飨读者。

  1月16日,2011年上海两会开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会议地址没有选择之前两会惯用场所 上海展览中心,而选择了在2010年给世人留下“成功、精彩、难忘”印象的世博园里的世博中心召开。

  2011年,上海两会的重要任务就是审议上海“十二五”规划和布局“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作,而会议放在世博中心召开,上海方面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希望借助世博会留下来的理念、精神和经验等宝贵遗产来推动未来上海创新转型发展。

  调低GDP

  “十一五”期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上海经济发展经历了2009“最困难”一年和2010“最复杂”一年。从2008年开始,上海连续保持了16年的两位数增长纪录终结,当年GDP增速仅有8.7%;2009年,这一数字则为8.2%,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上海“两会”开幕前举行的上海市政协提案知情座谈会上,上海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士就坦陈,预计上海“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将放缓到8%左右。而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形势不容乐观,甚至可能是1995年以来最为严峻的一年。

  由上海社科院最新组织撰写的《2011年上海经济蓝皮书》就直陈上海2011年面临的“复杂”形势:开局年上海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需要解决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旧问题,包括传统外需推动模式难以维持;投资储备不足,政策退出风险压力临近,而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体制缺陷和监督不完善的条件下效率难以提高;已有产业格局不适应低碳趋势;郊区新城综合功能与大都市多元化发展要求不符等等。

  “诸多复杂问题交织,加大了政策选择的两难局面,也给上海经济带来严峻挑战。”《2011年上海经济蓝皮书》主要撰写人之一、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开艳研究员表示。

  今年两会上,上海市已经将2011年GDP增速定位在8%,这与2010年10.3%的增速相比已经调低不少。

  “ 十二五 期间,上海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经济增速不可避免要下滑。”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特聘顾问王方华教授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称,这种下滑是上海经济转型期的“必然结果”,也是“必须的阵痛”。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是1月21日刚刚通过的上海“十二五”规划对未来上海发展做出的基本论调,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认为这是上海“要坚持的道路”。他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上海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动力在于创新,在于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在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发展的新优势。

  “现在也确实到了该转型的时候了。”上海市“十五”、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发改委区域规划专家咨询组成员朱荣林向记者表示。他说,过去发展重视经济指标而忽视社会指标,而经济指标考核的是收入,不考虑效应,现在经济回落是到了该还这些债的时候了,转型就是要转变这些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上海发展留下了太多遗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起色不大,区域经济龙头地位尚未确立,以及对外辐射和服务全国能力尚显不足等,未来转型又谈何容易?

  在沈开艳看来,由资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城市在高级发展阶段转型的基本方向,但当前上海的创新条件离发达国家创新城市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创新条件不足的背景下,上海在“十二五”开局年只有通过包括理念、体制机制、城市经营管理、产业体系和技术等方面的多元创新形成上海转型动力,才能推动上海向创新驱动阶段发展。

  开辟浦东主战场

  在上海“十二五”规划中,“建设创新开放的浦东”被单独列为一章。根据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浦东发展的目标是争创国家改革示范区,建设“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根据设定的目标,2015年浦东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提高到50%左右,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达到50%左右,航运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可以预见的是“十二五”期间,浦东仍是上海发展的主战场。

  在上海的“四个中心”建设中,浦东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直接对口金融中心建设。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上海除了将加快建设陆家嘴金融城,推进陆家嘴地区深度开发和扩容,深化与外滩金融集聚带的联动发展,还将加快建立全国性金融资讯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张江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积极推进国家金融创新试点在浦东先试先行。

  在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有关领导就曾表示,如果上海“十二五”期间能够取得制度的创新和政策的突破,那么大半都是落在浦东。

  毫无疑问,浦东新区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载体,但浦东并非没有竞争者,作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强力竞争者,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布的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得到巩固,并明确提出“提升”其地位的要求。此前,香港特区政府一直担心国家全力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会导致香港的边缘化。

  另外,上海各个有条件的区县也都试图分一杯羹。

  比如黄浦区依托外滩,也提出要打造外滩金融聚集带,并已经吸引了东方证券,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等入驻。此外,卢湾区也提出打造金融“特色片区”,重点发展证券期货、融资租赁、投资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五大金融服务行业。

  70%重大基础项目在郊区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上海“十二五”期间的重大任务,上海郊区的发展被提到几乎与浦东相等的重要地位上来,这在之前是很少提到的。

  根据上海“十二五”规划相关内容显示,郊区发展定位已经十分明显,“十二五”规划中突出强调要坚持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把郊区放在现代化建设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将建设重心转向郊区。

  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两会上也透露,“十二五”期间,上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70%都在郊区展开。

  据悉,“十二五”规划将加大对郊区发展定位、发展策略以及新城建设的阐述,并将明确提出把新城建设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节点城市”,“十二五”期间建设功能相对独立、产城融合、配套齐全的郊区新城。

  上海市政协发布的一项关于人口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显示,多年以来,上海一直沿着“单核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常住人口分布向城市中心区域集中的现象非常突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内环以内区域的常住人口密度高达3万人/平方公里,而外环以外区域为1868人/平方公里。

  “上海中心城市660平方公里与1000万人口发展已经饱和,而郊区在上海发展制造业、服务业和推动上海城市化方面未来将大有可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郁鸿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未来上海地理空间的布局,上海市市长韩正也做出了描绘,他表示,浦东新区要成为“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区和国家改革示范区;中心城区及拓展区要成为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魅力、发展服务经济的主要承载区;郊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上海发展的新引擎;崇明三岛地区要成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和现代化综合生态岛。

  “拓展郊区资源对于上海来说是既自然又很迫切的问题。 十一五 期间上海完成了南汇和浦东新区的合并,但两区合并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发展,合并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浦东新区发展中的土地约束问题,事实上不仅是浦东,相信在未来“十二五”期间,对土地资源更加紧张的上海来讲,郊区对上海未来发展会肯定有更大贡献。”王方华表示。

  而至于郊区未来怎么发展,郁鸿胜也给出了建议,他表示,未来上海整个发展商应该跳出中心城区,在郊区发展若干个市域城市群,在上海周围可以有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可以有三条发展带,第一条,上海沿江苏浙江发展陆域城市带。第二条,沿杭州湾北岸,第三条,长江中下游建设中等城市。这些市域城市群的发展不一定按照行政空间,可以按照区域位置来建,“十二五”不妨在这方面先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