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学者称地方政府靠卖地还债不可持续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5日 09:2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土地出让和地方政府债务,这两个涉及到地方财政一进一出的热点领域再度为外界所聚焦。

  对于后者,部委层面近日密集发声要求加强管理。

  “现在的模式是靠土地出让收入来填补这个窟窿,这个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近日,一直关注地方债务问题的广东省当代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正浒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地方债上报数据对账核实

  “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摸底审计,摸清规模和结构,反映问题和成因,分析风险和责任,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1月18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表示。

  审计署去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审计调查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

  国务院于2010年6月10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7月30日,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于2010年10月31日前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清理核实情况报告报送财政部等部门。

  近日发布的2011年第1号审计公告透露,目前,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对地方上报数据对账核实。

  “去年上半年,由于监管部门意识到政府性债务风险,开始出台政策并加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排查和监管,地方债是比较热门的话题。不过到了9月底,由于担心已经开工的公共工程项目烂尾造成更显性的风险,银行又开始放松信贷,这个话题就逐渐冷却下来了。”杨正浒告诉记者。

  据上述审计公告介绍,财政部正在按照国务院要求,并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建立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

  若无近忧也有远虑

  一般而言,衡量地方政府性债务用债务率指标,也就是指当年的负债余额跟当年的可支配财力相比,这个比例超过100%就意味着风险已经较高。

  杨正浒介绍,据他对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调查,大部分城市的债务率已经超过风险警戒水平。现在的政府性债务风险主要是融资平台扩张迅速造成的地方负债比重较大,根据调查,通常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占地方债务的比重在60%以上。

  “地方融资平台造成的政府性债务的第一还款来源是土地出让收入。”杨正浒说,相当多的城市近几年来的数据显示,土地出让收入相当于其当年一般预算收入的40%到60%,有的城市甚至达到两倍多。

  近日举行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披露,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突破2万亿元。

  财政部的数据则显示,2009年土地出让收入为14239.7亿元,当年的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3.7%。

  去年底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与展望》中,交通银行表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虽无近忧但有远虑。从长期看,一旦未来经济周期下行,房地产价格大幅下挫,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将面临严峻挑战。

  “这两年的土地出让收入,尤其是2010年土地出让收入已经达到峰值,但是在财力越来越雄厚的情况下,财政支出继续刚性增长,如政府行政开支仍然在持续扩张,今后几年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民生支出也将大幅增加。”杨正浒说,如果今后的两三年土地市场走低,而那个时候又进入到还款高峰,风险就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