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厉以宁:宏观紧缩政策难有效应对"成本推动型通胀"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09日 10:2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去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农民收入增速13年来首次超过城市,农民收入持续上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国家统计局分析说,农民工工资上调和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农民收入去年上升很快的原因。但是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否也预示着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已经开始迈入“成本推动”的行列?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春节又至,打工者返乡,对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这本就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去年不断上涨的物价更吓退了一些原本想在城市里寻找机会的民工。雪上加霜,“招工难”、“用工荒”现象愈演愈烈。

  南京安德门劳务市场办公室主任袁亮:前两天我就碰到一个东北的民工,在那儿找了两天,没有找到合适的,提前回家了,在这儿住宿要比以往贵。

  这一情况,在沿海地区的城市更为突出,许多制造业订单不断增加,工人却越来越少。一些企业为尽快招到人,不惜大幅提高工资待遇。

  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叶兴:外部的招工环境肯定是比原先要差一些,2010年就单单我们员工的年收入增长这一块,就可以达到增长30%-40%,我们地区工资最低标准是960,然后我们提到了1000多一点。

  山东临沂的华盛江泉集团同样采取了提高工资的办法招人留人。

  群工部周先生:上调了工资,目前工资在1500至1800,包食宿,员工的住宿环境,福利待遇大大的改善。

  即便如此,很多农民工仍然选择了离开城市。赵先生从河南来到广州某钢管厂打工已经十几年了,今年他却改变了主意,他说,现在家乡发展也好了,在外面给别人打工,不如回家乡给自己打工。

  赵先生:我过完年就不准备在他们那里做了,在他们那里,感觉干不出来什么,工资和别人相比,实在是低了,现在目标就是做点小生意,比在工厂做多点,希望。

  对于目前的用工荒、招工难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认为,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只会在每年春节前才会出现的问题,反映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已经发生了重要的转折性变化。

  韩俊:总量上仍然是过剩的,但是结构性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年轻的、3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供求不平衡,也就是说,他们找工作越来越容易。再一个原因是,有技能的劳动力也是供不应求。当这些劳动力供不应求时,必然要给他们涨工资,因此招工难已经越来越常态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让春节期间仍然坚持在外打工的务工人员有了更多的挑选余地。

  农民工:年前吧找工作很好找,我选了一份干餐饮服务的,现在呢一个月老板给定的1500块钱,比上次打工的地方能多挣300来块钱,感觉还比较满意吧。

  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赞同现在劳动力供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不过他进一步指出,其中原因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但同时农业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又没能跟得上,无法释放出新的劳动力给非农业部门使用,这样才出现了今天的局面。

  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去年农产品价格上涨,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判断,我国的通胀形势已经转变为成本型通胀。

  厉以宁: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有四种原因造成:第一,原材料短缺,因为短缺而价格上涨。第二,农产品供不应求,农产品的供不应求引起了整个成本上升。第三,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引起了物价的上涨。第四,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关于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使成本增加。

  那么,如何来应对这种成本型通胀压力?由于现在国内普遍认为目前的通胀形势还是一种货币现象,因而政策依然是采取了从紧的调控手段。但是厉以宁认为,实际上,紧缩的宏观政策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目前的问题,无法完全有效应对成本型通胀压力。

  厉以宁:宏观紧缩政策不能解决原材料的短缺,也不能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也不能把劳动成本上升的问题消除掉,可能对房价的上涨、土地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既然已经上升了,成本还在推动着总价格的上升。

  这一点也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等专家的认同,王建同时表示,最好的应对方法应该是财政的转移支付。

  王建:给中低收入者以生活补贴,不让他们的基本生活受损,这是基本之道。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则指出,应该考虑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贺铿: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恰恰就是经济滞胀的一个重要特征。实行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压力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