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消费调查频道 >

专家答疑:科学认识转基因食品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1日 12: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日前,重庆的张女士投书本报与腾讯网联合主办的询问:“现在超市里有很多转基因食品,这会不会危害身体健康?作为一个10个月大宝宝的妈妈,我不能不担心。”有关专家指出,自1985年世界上培植出第一株转基因植物以来,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一直存在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科学上尚没有明确定论,消费者只能依据自己的判断作出选择。

  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据农业部有关专家介绍,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研究转基因技术,相继在水稻、大豆、西红柿等作物上试验成功,一些转基因作物已投入商业化生产。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相比,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转基因大豆个大、油多,还能抗除草剂。普通番茄不耐储藏,自从加入抗冻和抗腐烂基因后,不但耐低温,也不怕长途运输。转基因抗虫玉米由于少受虫咬,从而减少赭曲霉、黄曲霉等致癌物质的侵染。转基因抗虫植物由于减少了施用农药的次数和数量,降低了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而第三代的转基因农作物不仅能够改良品质、实现抗病,还将能生产功能食品成分、可食性疫苗成分。例如,降血糖、降血压的稻米,高蛋白的玉米,带有乙肝疫苗的西红柿,甚至含有胰岛素的胡萝卜。

  全球从未出现安全事故

  目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支持派认为,转基因食品上市10多年以来,在全球从未出现过安全事故,有些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更加营养、健康。现有的各种转基因食品由于经过权威机构完善的实验程序,并经过政府部门严格的生物安全审查,其安全性是完全可控的。如今,要想完全避开转基因食品几乎不可能,转基因食品早已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且会越来越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晓光教授指出,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的种类齐全。无论是转基因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还是所衍生的转基因的产品,在安全评价管理时都全面覆盖。从转基因技术研发、产品加工到进出口贸易等各个环节都实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至今尚未发现已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与传统食品相比,转基因食品在微生物毒素、农药残留方面更加安全。例如,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甚至超过了传统产品。因为转基因抗虫水稻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

  暴露安全隐患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反对派则担心,转基因食品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增加作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的含量。这些有毒物质的增加,可能会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严重的会导致某些遗传类疾病。农作物引入基因后,会因为带上新的遗传密码而产生一种新的蛋白质,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过敏症,某些人可能会对以前并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反应,甚至威胁到生命。有些作物由于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其中的有益成分遭到了破坏。在转基因过程中,使用具有抵抗临床治疗用抗生素的基因,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的食物后,食物会不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从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物安全办公室有关专家认为,尽管迄今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但并不表明它就是安全的,也许它的危害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反映出来,可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过去广泛使用的四环素,当时认为使用效果很好,用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能导致四环素牙;链霉素使用多年后,才发现能导致耳聋。转基因食品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也可能这种食品出问题,那种食品不出问题。一旦出了问题就很麻烦,因为它的遗传性可以影响几代。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表示,转基因大米究竟安全与否,几年或者十几年的实验远远不够。因为过去某项技术的副作用一般在使用二三十年后才显现。例如,瘦肉精刚开始出现时作为一种新技术被大力推广,当年我国的猪肉如果不加瘦肉精就不能出口,使用20年后才发现其毒性太大而被禁止;DDT也是在刚出现时效果神奇被大力推广,30年后发现副作用危害大而被禁止。转基因大米由于人为地在大米基因中置入Bt基因,这个新的基因组合会不会产生对人类身体有害成分,目前根本无法准确测量和评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难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