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环球企业家》:社交改变一切-全线社交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8日 11:2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环球企业家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当Facebook成为一部手机的核心功能,你还会关心它的操作系统么?

  宏达电(HTC)最新推出的两款手机正在接近这一目标——它们各自有一个带有Facebook标识的按钮,用户能直接登录Facebook网站。通过摄像机直接将照片或网址链接上传到Facebook。当然,他们的手机通讯录也会和Facebook的好友列表整合在一起。

  如此简单的设计却让智能手机回归了它最原始的属性——社交工具。它曾是你的游戏设备、视频播放器、程序下载工具甚至遥感器,但现在Facebook凌驾在了一切操作系统与应用层面上,它掌握并且丰富着你手机上的用户关系,并把他们彼此的游戏、娱乐、社交和通信组建成一个新的网络,它可以横跨苹果iOS、谷歌Android和Windows Phone等任何一款操作系统——让每一部智能手机都成为Facebook手机。

  这就是社交网络的力量,让一切应用围绕着社交互动产生新的价值。现在,互联网上最性感的按钮已从Google首页上的“Search”(搜索)变成分布在新闻、视频和动态网页下方的“Share”(分享)按钮。我们就这样进入了一个“全线社交”(All Things Social)的时代。

  而当你发现更多广告已不再用品牌的网站域名作为结尾,取而代之换成拥有数亿用户的Facebook和Twitter页面地址的时候,就知道社交网络的渗透已经到了怎样深刻甚至可怕的程度。

  “全线社交”的魔力并不仅在炙手可热的Facebook和Twitter上。比如刚才提到的手机通讯录,也正在成为下一个“社交金矿”:时下手机上最流行的移动通信工具Kik,正是通过人们智能手机里的电话簿和邮箱地址,自动组建成一张以聊天和信息推送为基本功能的社交网络,互联网和现实世界应该是无缝的。

  被“社交化”的还有你的照片——如果你听说过苹果iPhone的程序商店中有款叫做Instagram的应用,就不难理解它通过一张照片释放出的社交力量。你只需要用iPhone拍摄照片,通过它提供的滤镜加以修饰并上传到Instagram上,就可以得到更多评论、转发,并找到对影像有着同样偏执爱好的朋友——它形成了一个以影像为核心社交网络。它在两个月间的用户数达到了100万,并在6周后突破200万。

  它还催生了专业主义者和知识分享爱好者的社交乐土Quora,通过提出问题和给出专业和接近完美的回答,用户可以加其他成员为好友,并通过投票表决机制将用户认同的最佳答案升至顶端。它还让网景联合创始人、硅谷最著名的天使投资者马克?安德里森(Mark Andreessen)投资并参与创办了一家以社交网络为核心功能的浏览器公司RockMelt——未来的人们在互联网上的一切操作和活动,都会以社交功能作为始终。

  即便谷歌,也不得不为这个疯狂的“全线社交”时代做出改变:即将离任的谷歌CEO施密特(Eric Schmidt)承认未来的网络世界将使搜索、地理位置和社交网络走向融合。而谷歌内部也正在开发基于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的搜索——当“我的圈子”日益取代“机器爬虫”,Person Rank(人际级别)必然将与取代时下主流的Page Rank(网页级别)成为搜索技术的核心。

  没错,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它打破了网页、浏览器与应用程序,贯通了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穿越了人际图谱与客观数据, 欢迎来到参差多态的“全线社交”(All Things Social)时代,但习惯了单向度生产和销售的传统商业社会,准备好了么?

  不妨体验一下另一种“社交网络”带来的刺激与改变:在一家被称作Polyvole的“社交购物”网站上,任何人都可根据已有的时尚服装和配件创造并发布新造型——他们从来自各品牌的上万款衬衫、裙子、鞋子和手袋图片中挑选,自由设计搭配在一起展示,分享给好友与其它同好,并获得他们的评论和投票。而一旦相中了某套搭配或是某件单品,只需点击相应的图片就会显示品牌、价格等信息,并链接到出售此商品的购物网站。2010年底,Polyvole还与Rebecca Minkoff合作,邀请用户设计手包,并制作成真实的产品销售。它每天拥有600多万次的独立访问量,并产生3万套用户创造的搭配。

  在任何堂而皇之的“大牌”和巴黎、伦敦与米兰的时尚圈设计人士面前,它的杀伤力都将是持久的——它把对产品设计和定义潮流的职能赋予给公众,并由他们决定潮流趋势。在设计和创意的“去中心化”的背后,用户通过社交网络设计的产品将成为真正的商品——这种“款多量少”的产品,恰恰符合个性和定制化的需求。

  而另一家位于美国的汽车生产商Local Motos,曾经一度10名全职员工,其产品设计完全通过社交网络上的汽车迷独立进行。这些由车迷用户独立设计的汽车,每一款的生产量在500-2000辆之间——这些令他们自己着迷的汽车被他们自己掏钱买单,并影像了给身边同好和更多用户的购买习惯。

  这些做法简直是把风靡全球的“快时尚”品牌ZARA靠品类款式层出不穷和“饥饿供应”的成功法则搬到了社交网络上。而一旦时尚潮流真的能由社交网络上的芸芸众生,而不是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设计师驱动的话,它将成为另一种诱发消费冲动的未来。

  社交网络重构了什么?它不仅重构了信息与媒介,更改变着传统的商业行为。至少,它正在渗透到各个行业,让一切都围绕着社交互动进行重建。至少在“全线社交”的时代,由“用户购买产品”到“用户生产内容”再到“用户创造产品”(Users generated products)的商业大迁徙,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