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消费调查频道 >

瘦肉精的来源不该是谜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30日 11:3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都市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摘要:连日来,双汇瘦肉精事件的曝光不断牵动着公众神经。早在2002年,我国就明令禁止瘦肉精使用于养殖业,然而多年来未被根除。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教授说“到现在为止,没有案例明确告知瘦肉精源头是哪里。”

  连日来,双汇瘦肉精事件的曝光不断牵动着公众神经。早在2002年,我国就明令禁止瘦肉精使用于养殖业,然而多年来未被根除。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教授说“到现在为止,没有案例明确告知瘦肉精源头是哪里。”

  陈教授所说的瘦肉精来源之谜只是目前市场上制造、销售和使用之谜。之所以称为“谜”,是因为市场上出现的瘦肉精,估计大多来自地下制售黑窝点。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谜也不过是一个伪谜,这只是监管部门不作为的一种具体体现,对瘦肉精这样的有毒物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自流。早在2002年2月,农业部会同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品种目录》,将瘦肉精列为禁用药品。

  当然,瘦肉精之谜还有另一层意思,即瘦肉精的始作俑者是谁。瘦肉精是一个舶来品,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美国C yanam id公司意外发现其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提高瘦肉率及减少脂肪的效果,于是盐酸克伦特罗等β-兴奋剂被研究人员赋予了学术的名称,如“营养重分配剂”或“促生长剂”,同时被国际畜禽科学家广泛研究。

  既然是科学研究,当然会被引进到中国来。上个世纪80年代末,南京农业大学(当时名为南京农学院)的一个研究组开始研究盐酸克伦特罗对猪、鸡、鸭和兔等畜类的影响,并因此而成为农业部的“七五”重点课题之一。而最先介绍克伦特罗到中国的分别有多所大学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

  例如,1987年,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研究人员翻译了同年刊于美国饲料杂志上的《使猪多长瘦肉的新营养分配剂》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畜牧兽医》上。该文是最早向国内介绍β-兴奋剂的研究文章。此后,内蒙古农牧学院(现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把瘦肉精的生产和使用机理介绍到中国,让人们认识到,瘦肉精添加到牛、羊、猪和家禽饲料中,可提高动物蛋白质含量约15%,减少脂肪含量约18%。

  然而,所有在中国对瘦肉精的研究都忽视了一个问题,没有就瘦肉精对动物和人的毒副作用进行介绍和充分研究。在这方面,研究人员有一个说法,如果在论文中介绍了副作用,他们的论文就发不了,由于有一些顾忌,便没有全面介绍瘦肉精的作用。实际上,介入这项研究的科研人员有一点像旧时的媒婆,只对中国的业界和公众介绍瘦肉精是一位“美女”,却有意回避了瘦肉精具有先天性残疾。

  由于瘦肉精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农业部也于2002年正式禁止瘦肉精,但瘦肉精屡禁不止。其实,瘦肉精来源并没有谜,只是因为监管不力才出现了谜。同时,瘦肉精的研究和开发来源也不是一个谜,它只是再次提出了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伦理,即科学的行善原则,科学要造福人类,增进人类的健康与幸福,而不是相反。

  换句话说,科学研究没有禁区,但是,科学成果的使用是有禁区的,例如,瘦肉精和原子弹的使用。

  (原载《东方早报》,本报有删节,作者张田勘,系北京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