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理财 >

保险公司圈地进军养老地产调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0日 13: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股市震荡难料,债市乏善可陈,万亿保险资金急辟蹊径。

  2010年9月,保险公司盼来机会。《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出炉,不动产闸门洞开。在商业住宅仍被拦在门外的现实下,养老地产进入了保险公司的眼帘。

  今年“两会”上,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成为高频提案或建议。来自保险机构的代表委员们,为“养老社区”模式鼓与呼。鼓与呼的背后,是四万亿“夕阳蛋糕”的无限诱惑。

  然而,“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养老产业,在老龄化趋势的巨大商机与盈利前景莫测难料的纠结中,保险公司似乎显得欲进又止。记者调查中发现,除个别项目正在开发外,多数曾见诸报端的保险公司养老社区开发方案仅在调研或立项阶段,相关土地合同也未签署,何时竣工开门营业更是无从谈起。

  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玄机?这究竟是一个微利行业,还是一笔赚钱的大买卖?作为先行者的保险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记者 黄蕾 见习记者 田野

  险资圈地谋划进军养老地产

  据测算,中国光养老床位缺口所需的投资就达2000-3000亿元。这还不包括养老机构中的其余配套设施、护理人员、老年人消费等延伸领域,整个中国养老市场的商机大约在4万亿。

  2008年,早年弃文从商的个人投资者汪晓鸣在房地产上赚到第一桶金后,“还想再投资做点社会上有需求的生意”。

  那一年,寻找投资机会的她,去美国费城走了一圈。受华人朋友邀请,她参加了费城华人医师学会的一次聚会。聚会上,她意外地发现,养老产业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机会。“很多早年跟随子女一起移民的中老年人都想回国养老,向我打听国内养老机构的现状,设施如何,服务如何,收费如何。”

  回国后的汪晓鸣做了大量市场调研。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周围不少朋友都表示能接受变“家庭养老”为“社区养老”、“市场养老”的模式。于是,她拉上当年上海师范大学的几个校友,集资4000万投资了一家养老公寓——上海虹口区银康老年公寓。按照规划,银康老年公寓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床位300张,提供中端硬件设施及高端服务,预计年底前开业。

  据记者调查,像银康这样的中高端养老公寓,在上海不超过10家。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络绎不绝的市场需求。汪晓鸣说,“我们从市场上了解下来,很多人都在排队,供不应求,价格都在3000元/月以上。”

  老龄人口较多的北京市,中高端养老院床位同样紧张。在北京四季青养老院,虽然这里的入住率已经饱和,但前来登记入住的老人还是络绎不绝。甚至还出现了有些老人排了一年队都没有入住的现象。

  上海、北京的上述现象并非个案。虽然说目前中国并非是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但却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将进一步加速。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养老院发展严重滞后。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约为1.78亿,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大约有4万个,床位有200多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只有11张床位。

  需求、缺口下的商机尽现。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曾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的王振耀,可以说是对养老产业最为熟悉的人了。

  他曾经为养老产业的规模算过一笔账:“目前国内只有200多万张养老床位,若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起码需要800多万张床位,那缺口就有500多万张。平均1张床位产生的资金投入大致是4万至6万元之间,以此推算出的规模大概在2000亿至3000亿元。”

  这还不包括养老机构中的其余配套设施、护理人员、老年人消费等延伸领域。据专家分析,整个中国养老市场的商机大约在4万亿。显而易见,养老产业虽然是夕阳工程,但对市场来说却是朝阳产业。

  资本逐利而来。被吸引的,不止有像汪晓鸣那样的个体商人,还有更多甚至更大的玩家。

  2010年6月,“泰康养老股权投资计划”获保监会批准试点,首个试点地拟选北京昌平区。有消息称,泰康人寿已在北京昌平小汤山温泉乡购置了2000亩地,斥资40亿元,拟建新型健康养老院“泰康之家”,预计2013年将建成。

  2010年12月,合众人寿与湖北武汉蔡甸区政府合作,计划兴建“合众人寿健康社区”,预计投资80亿元,首期动工面积约700至800亩。

  国内寿险业“老大哥”中国人寿亦不甘落后。有消息称,为了进军养老产业,中国人寿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已经基本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