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7日 09:3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何清
守着大气田却不得不因“缺气”而停产,这是当下重庆很多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企业共同遭遇的尴尬。
“重庆生产基地已于4月停产了”,5月26日,有跨国化工公司驻华高管无奈地说。
这是家在全球特种化工行业数一数二的大公司,2007年它在重庆投资设立了全球最大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三聚氯氰生产基地,期望能够在中国消费升级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然而今年以来,由于当地气源紧张,这个基地的生产受到了重大影响,终于不得不在4月停工。
事实上在川渝地区,受气源紧张影响的化工企业并不仅仅是一两家。自4月初以来,泸天化、建峰化工、川化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都因“缺气”发布公告。
“国家政策已明显转向,不再鼓励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产业大规模发展,因此目前这些企业遭遇困境是正常的,它们很多都在向以煤为原料进行转型。”26日,息旺能源分析师钱丽说。
据她介绍,2006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中34.5%用于化工产业,而目前仅有17%,5年时间其占比下降了一半。“川渝地区虽然天然气资源丰富,但随着忠武管道和川气东送工程的投产,当地很多资源已输往华东和华中地区,满足当地能源需求”。
遭遇缺气的尴尬
多家川渝化工公司因缺气而部分停产
据上述跨国公司高管介绍,2007年底该公司在重庆设立了这个三聚氯氰生产基地,其产能达3万吨/年。当时之所以选择在重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当地政府不但允诺将保证天然气的供给,而且还在气价上予以一定的优惠。
川渝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产地,天然气资源储量超过6万亿立方米,目前已探明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其中位于川东北达县一宣汉油气勘查区的普光气田,已探明储量即达4500亿立方米;而南充市仪陇县的龙岗气田,仅探明的龙岗l号、2号井的储量就超过普光气田,龙岗气田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田。
然而2010年,随着中石化川气东送工程投产及大量川气输往华东,川渝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开始骤然紧张。
当年4月和6月,国家发改委分别上调了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和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共计上涨0.33元;随后为了保证居民用气,当地供气单位开始限制对这家跨国公司在重庆的三聚氯氰生产基地的用气,直至今年4月完全中断天然气供应。
遭遇天然气供应限制的还有泸天化、建峰化工、川化股份等当地很多化工企业。
4月14日,泸天化发布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恶劣经营局面,公司今年一季度预计亏损2000万元-3000万元,每股约亏损0.03-0.05元。
“由于天然气供应紧张,公司主要生产装置较长时间处于停产待气状态,装置有效作业时间大幅减少,致使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量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泸天化公告称。
据钱丽介绍,由于天然气不易储存,因此自1960年代起川渝地区就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消费基地——泸天化、赤天化、川化股份及云天化等都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各类化肥。
“那时天然气是廉价的资源,川化等都因原料价格低廉,获取了丰厚的收益”,有当地人士称。
然而2005年后,随着国际油价高企,国内天然气市场骤然升温,中石油不但修建了西气东输等工程,将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输往华东、华北,还兴建忠武管线(重庆忠县-湖北武汉),将川气输往华中。
通过管道,过去在川渝地区不值钱的天然气身价倍增,2004年浙江管道天然气门站价格已达2.6元/立方米,而当时川渝地区化工用天然气的价格仍维持在1元/立方米以下。
2008年,上游资源一向匮乏的中石化发现了普光气田,随后2010年它迅速修建了从重庆至上海的川气东送管道,计划每年向华东输送12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使得川渝地区天然气资源骤然紧张。
为了保民用,这些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企业被迫“断气”。
政策不再扶植
天然气短缺,气头化工面临转型
在钱丽看来,中石油和中石化修建管道输气既是企业商业利益所致,更是国家产业政策转向的一项举措。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天然气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天然气的表观消费量大约为900亿立方米。预计在2010-2015年,中国天然气的产量增速在8.5%左右,而消费量增速将在12%以上。
而事实上201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已超过1000亿立方米,且其增长势头仍未减缓。
对此中央政府似乎早有预见。
2007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出台新的天然气利用政策,其中明确提出城市燃气(即民用燃气)为优先保障对象;而以天然气发电及天然气化工为主的企业则被列为限制类。
“这既是出于能源安全战略的考虑,更是出于节能环保角度。”有国家能源局官员说:“东部和南部由于一向以火电为主要能源,污染严重,急需清洁能源进行替代”。
更重要的是,在这份天然气利用政策中,合成氨——川化股份等川渝地区化肥企业的主要产品——被列入了限制类产品,这使得它们的用气不再受政策扶植。
受此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气头化工企业的开工率水平已不足50%。
而且,随着天然气价格的上调,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这大大缩小了它们的盈利空间,泸天化等报亏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
“因此,在当前天然气短缺问题将成为常态的预期下,这些企业的压力凸显,转型要求已经十分迫切”,有证券分析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