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小心银行卡新圈套 专家指点如何防骗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0日 07: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茂 边

  如今,银行卡诈骗案层出不穷。

  手段一:冒充安全检查。“您好,这里是××市人民法院,我们已经向您发起法院判决书并将被强制执行,重听请按0,人工服务请按9。”人们往往会快速接通到人工服务问清缘由,而人工服务会要求持卡人上网下载软件进行安全检查,同时插上U盾,趁持卡人按提示操作时,犯罪分子的木马软件会将账户资金快速转出。

  手段二:伪造高额欠费。“您的电话已欠费5000元,如有疑问请按0。”如果按操作提示,接下来自称是公、检、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会确认你的基本信息,然后提示,通过网银或ATM机将资金暂时转入安全账号中。而所谓“安全账号”,正是犯罪分子的“陷阱”。

  手段三:谎称绑架、意外或急病诈骗。“你孩子把别人打伤了,急需1万元医疗费,快点汇钱。”事实上,这些求救短信都是骗局。

  手段四:盗用网络聊天工具。当你的QQ好友突然在网上请您出资救急、看病,最好打个电话确认一下。盗取聊天工具、再利用朋友信任而进行诈骗的案件近来呈多发态势。

  手段五:伪造机票、保险网站。当客户发现一些购物、购票网站不支持网上支付时,就会拨打网页上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会指导客户将票款转入指定账户。

  如何防止落入骗子圈套?专家指出:

  在开卡环节就要谨防风险,申请卡片时,选择将新卡寄送到家庭住址,避免邮寄过程中人多手杂,获取持卡人基本信息如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后冒开卡片盗刷。

  在设置卡片交易密码或查询密码时,应避开生日日期、电话号码等易于被人发现的数字。

  当收到不明来历的邮件或是链接时,绝不要点击打开或下载,这很可能是不法分子的木马程序,专门用来窃取银行卡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