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国的水利经济账该怎么算?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0日 11: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旱涝急转,汛情不断,强降雨持续袭击南方诸省,令今年“一号文件”所关注的水利投资问题再成焦点。尽管中央水利建设投资今年预计有较大增长,水利部也正从多方面扩充水利投资的资金来源,但其整体进程仍受资金来源难以落实、地方配套政策“一刀切”、管护资金主体缺位等老大难问题困扰。(6月20日《经济参考报》)

  关于水利,当下除了中央政府心急如焚之外,地方政府和农民只是在旱涝灾情面前才会后悔没有在日常中保障水利设施的有效运转和兴修水利设施,一旦灾情过去,又会忘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

  今年中国南方的旱涝急转虽然是极端天气的主要因素,但从水利角度看,凸显了地方在水利方面的欠账太多。

  事实上,检视中国的历史,水利和经济一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凡是历史上的农业发达的地区必定是中国水利设施相对完备之地,也必定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水利设施都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既有江南水乡的水网,也有东北松辽平原的江水灌溉,既有云贵的水田入云,亦有新疆坎儿井是冰水灌溉,农事即水利是思想既不是国家管理者的创新理念,更不是农业生产的智慧结晶——只是种庄稼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一地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天条件。

  今天,中国世人皆知的都江堰作为一个风景名胜享誉世界,但都江堰其实是个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存在,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才有了四川成为“天府之国”的条件。

  1949年之后,中国水利曾经出现过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视,截止1980年代初期,中国水利与中国农业发展出现了不对称的状态,水利的水平远远超过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除了人多好办事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一直没有摆脱农业经济的色彩,保水利才能保经济进而保稳定的共识反而为中国水利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环境,那时的水利既有国家高度的政策扶持,又有作为对地方政府的硬性考核,最后的参与者是农民,他们有着各种形式的参与,是标准的全民性的行为。

  真正意义上的水利欠账是在随后的农民承包到户式的自由发展时期,2005年废除农业税后,地方政府已经无力支配农民参与水利建设,农民的认知水平依然停留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旱涝对自家土地的影响通常是自己去想办法克服,地方政府的不作为也失去了教育、引导农民形成大农业观以及环境综合因素影响农业的理念传播,人们只是在蝇头小利上锱铢必较,只是在小农经济的藩篱中徘徊着,水利账算不过自己小算盘。

  近年来,在频频爆发的极端天气从海南岛到东北三省,农业面对恶劣天气的手足无措无一不是对水利设施缺失的反讽,抗灾减灾的努力不过是急时抱佛脚式的自我安慰,一旦灾情过去,人们健忘了兴修水利的责任——都不想在水利上投入,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农民自己,依然盘算着如果投入了,立时三刻看不到成效,也都幻想着明年的天气不会像今年如此糟糕,普遍存在侥幸心理。

  今年“一号文件”关注水利的政策看似泰山压顶,但到了地方和农民眼中不过是轻如鸿毛。在地方政府靠买地换取GDP增长的“共识”之下,兴修水利的投入实在是“不值得”,地方官员的换届制度也不会起到督促行政领导对水利的关注;对农民来说,靠天吃饭的农业思维依然没有与现代农业制度形成接轨,水利只是在面对灾情时的短暂懊恼,在水利上的人财力的投入和年底的收入形成不了即时效益,兴修水利就只能是一句空话。(黄水牛)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