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护航”保障房建设 地方融资平台再开闸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4日 21: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保障房资金火线告急,令一度紧闭的地方融资平台闸门再开。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允许投融资平台公司与其他企业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

  这是继去年10月财政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四部委发出《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之后,首次“松口”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根据财政部最新发布的发债计划,今年发行2000亿元的地方债,所募集的资金将优先用于保障房建设。

  在地方债务已被认为过度膨胀的形势下,再为保障房开辟“绿色通道”,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保障房资金已火线告急。

  根据住建部早前的估算,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资金需要1.3万亿元,中央、省级和市县政府约出资5000多亿元,其余8000多亿元需要通过社会机构投入、被保障对象及所在企业等渠道筹集。

  然而,数据表明,截至5月底,全国保障房新开工率只有34%,离全年目标差距甚远。而住建部对保障房开工时间要求“11月末前须全面开工”, 保障房后续建设任务压力无疑巨大。

  资深房地产专家、广东刀客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谢逸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保障房“中考”成绩不乐观,虽然不意味着10月31日“大考”成绩不乐观,但“中考”能暴露出保障房建设的很多问题。全国大部分城市保障房开工率不高和建设速度缓慢,主要原因是资金和融资困难及保障房土地问题。从全国各个省市看来,保障房的“绊脚石”仍然是钱。

  在此背景下, 监管部门亦为保障房融资开启了“绿色通道”。 业界人士指出,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企业债券,无疑有利于缓解保障房资金紧张的局面,促进保障房建设。但是,其背后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大规模融资是否会令地方融资平台雪上加霜,反过来影响保障房计划的实施?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过去几年实施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与宽松货币政策的一个结果,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超过了9万亿元,其造成的信贷风险已经被广泛认知,多个部门也曾公开警告地方债的坏账风险。在经过一系列严厉的监管措施,疯狂的地方融资被“踩刹车”。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微博专栏)指出,现在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企业债融资建保障房,意味着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工作尚未开始就已结束,地方政府债务将继续膨胀。债务危机被推迟,但不会因此消失,而是以更大的规模爆发。

  还有评论者警告说,目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为保障房募资的做法,可能会鼓励地方政府偷梁换柱,以保障房项目获得资金用于其他地方。

  这也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专栏)最为担忧的。他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实际上借款本身的偿还风险并不大,最怕的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挪用专款。他指出,资金管理上要做到透明化和清晰化,应当把这笔资金能够跟融资平台的其他项目隔离开来,防止这些资金转移到其他项目中去。此外要注意在平台的选择上下工夫,现在要选择一些经营得比较规范的、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融资平台,在定价上有优势,同时也能打消掉投资者对资金运用风险的担忧。

  “发债毕竟是在透支地方和企业的未来收入,尤其是地方融资平台借贷‘老病’未除,又要添‘新愁’,还要考虑未来的承受力与风险隐患。”对于如何解决保障房“差钱”问题,有分析直言,“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进来了,才能打破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瓶颈”,保障房建设与运营的长效机制才能逐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