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与史玉柱比眼力 融资融券客做空民生银行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8日 07: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尽管史玉柱旗下上市公司大手笔增持民生银行的行动早已曝光,但仍有不为所动的投资者,借融资融券平台执着于做空民生银行。在这场融资融券客与史玉柱的投资眼光对决中,究竟谁胜谁败?让我们拭目以待。

  融资融券客不看好民生银行

  上海证券交易所延时数据显示,在融资融券平台,民生银行正在遭遇融资净偿还和融券净卖出。

  最新数据显示,6月24日,民生银行本日融资买入额5955万元,本日融资偿还额10378万元;本日融券卖出49.72万股,本日偿还3.21万股。当日的融券卖出量也是近期的最大融券卖出量。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对史玉柱增持民生银行的消息曝光以来(6月15日)的融资融券信息进行统计发现,从6月15日至今,融资业务方面,民生银行期间买入额合计达到33198万元,期间偿还额合计59214万元,期间净偿还26016万元;融券业务方面,上述时间段内民生银行期间卖出95.11万股,偿还84.86万股,卖出数量明显大于买入数量。

  另外,在6月17日,民生银行曾遭遇当日大额净偿还——当日买入990万元,当日偿还39678万元,净偿还超过了3.8亿元。

  此外,在大宗交易市场上,民生银行6月22日至今每天都有成交,而且是按照前一个交易日的股价的跌停价进行折价成交。其中,6月22日,民生银行折价成交85.36万股,成交金额446.43万元;6月23日,民生银行折价成交85.4万股,成交金额445.79万元;6月24日,民生银行折价成交84.2万股,成交金额444.58万元;昨日,民生银行折价成交81.7万股,成交金额444.63万元,4个交易日合计成交1781.43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连续几天几笔交易的买卖双方席位都是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阜外大街证券营业部。

  券商力荐银行股

  尽管融资融券市场和大宗交易市场对民生银行显得有些不看好,但是券商的分析师仍然在力荐银行股,其中,多家券商更是将民生银行列入了其推荐的名单中。

  长江证券陈志华认为,紧缩政策下,银行贷款议价能力强,可以转移高企的揽存成本,息差依旧稳定。同时,理财产品热销进一步带动手续费收入增长。预计银行业中期业绩喜人,行业同比超过30%,环比持平。此外,受到前期各种负面传闻的影响,市场对于银行业的过度担忧已经在前期的估值调整中反映,板块整体估值偏低,存在估值修复空间。如今中报渐近,相对于其他板块的业绩下滑,银行业中期业绩稳定高增长存在交易性机会,继续看好中报行情带来估值修复。

  湘财证券分析师李晓彬认为,近期政策面较为平静,央行没有加息,且银监会出台资本充足率征求意见稿后无新举动,目前银行股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未来四因素催化银行股估值修复:行业监管出台更严厉政策可能性不大,无论从次级债新规还是四项监管工具,事后证明博弈结果总是好于市场预期;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已达历史高位,未来有望回落;随着中报临近,银行基本面因素催化估值修复;通胀见顶预期和经济回落风险致政策加码的可能性不大。

  宏源证券测算,上市银行2011年将实现盈利8466亿元,同比增长25%,对应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7.57倍1.34倍,估值具有安全边际,建议投资者把握转型中的龙头公司。

  东莞证券认为,上市银行业绩确定性比较大,不大可能低于预期:2011年信贷投放节奏基本依照年初3:3:2:2进行,预计全年贷款规模较10年仍将有16%的增长。信贷投放的平稳增长对银行业利润增长形成稳固支撑。今年第一季度上市银行共投14978.97亿元,约占整体银行业的67%。上市银行信贷贷款投放同比增长16%,与全年信贷目标基本保持一致。此外,从银行体系信贷资金加权平均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水平分析,资金需求仍然比较旺盛,银行的议价能力仍然非常强。同时,理财产品大规模发行是今年银行业经营一大特色。在资产类规模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银行大力开展中间业务以及表外业务。债券发行规模扩大、居民理财需求提升、银行服务升级等因素推动手续费收入走高。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手续费净收入环比增长39.27%,超过净利润增幅。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全年将延续一季度的迅猛势头。更重要的是,低估值水平提供了足够的安全边际。与历史比较,目前银行股最新PB、PE水平均无限接近历史最低水平。与其他行业对比,银行业PE水平在所有行业内处于最低,而PB略高于黑色金属,位居倒数第二。相比世界其他地区,A股银行拥有最高水平的ROA、ROE,对应最低水平的PE、PB。而且,银行业具有无可比拟的渠道优势,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提升的空间巨大。银行拥有最广泛的网点、最雄厚的客户基础、最庞大的从业人员,这一优势是不可复制和无可比拟的。随着金融的深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提升的空间巨大,而渠道优势在金融业未来的竞争中更加突显。(张 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