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刘尚希
赵萍
半个月前,商务部发布消息称,我国中高档商品的进口关税将进一步降低,这是大势所趋,各个部门对此有共识。由此引发奢侈品关税将下调的解读。此后有报道称财政部官员“没听说过要降低中高档商品的进口关税”。6月24日,商务部官方网站随后刊载文章,援引专家的观点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应调降商品进口环节税。6月30日,财政部官方网站也刊载文章,称奢侈品进口消费税不但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该如何界定中高档商品和奢侈品?如何解释商务部和财政部声音的分歧?本报记者就此分别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和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
1 奢侈品如何界定?
刘尚希:奢侈品非必需品 赵萍:奢侈品的概念是动态变化的
新京报:在表述当中,商务部强调是中高档商品进口环节的税,财政部网站则使用的是奢侈品税,如何界定奢侈品和中高档商品?
刘尚希:中高档消费品跟奢侈品在表达上有些差异,奢侈品是高档商品,中档商品是一个含混的说法。奢侈品的一个属性就是非必需品,既然是非必需品就超出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个范围。其象征意义、心理感觉远远超出其实用功能。
比如有的富豪非常有钱,他可以花钱买私人飞机,花十几万买一个LV包,这种行为在一个社会中是允许的,但却不能倡导大家去攀比这样的生活,有的人没有这样的财力也要向这方面看齐,省吃俭用去买一个几万的品牌包,这是一种盲目的攀比消费,这种奢侈消费很不健康,不应当鼓励这类消费。奢侈品中有些东西无益人的身体健康,像烟酒等。
赵萍:奢侈品是个挺大的范围,没有特别确定的概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品的概念是动态变化的。比如,十几年前我们觉得小轿车是奢侈品,但现在车已经成为我们的代步工具,成为普通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的生活必需品。
所以奢侈品这个概念是一个动态概念,具有时代的特点。我们主张进口环节的税能调降针对的是那些原来属于奢侈品范畴,但现在已经转变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这部分消费品。比如某些进口化妆品和进口的奶粉等。现在很多中等收入阶层的孩子都喝进口奶粉,不能说这些还是奢侈品,还是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消费品。
在国外,奶粉和化妆品也不是奢侈品,只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2 关税降低影响财政?
刘尚希:进口税是重要税源 赵萍:并非意味着财政收入下降
新京报:如果取消或降低进口环节的税,对财政收入有怎样的影响?
刘尚希:2010年进口环节的三种税(包括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12518.47亿元,这些税都属于中央税,是中央本级支出的主要来源,2010年中央本级支出15989.73亿元,从中不难看出,进口环节税收的分量。如果取消或者调降都会对财政收入产生大的影响。如果降低进口税,进口商品经营环节的税收可能增加,但这部分增加的税收远远补不上降低或取消进口税带来的财政收入减少。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进出口,若是有利于增进我国利益,哪怕减少再多的税收也是值得的。2010年7300多亿元的出口退税主要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赵萍:并非降低消费品进口税就意味着财政收入下降,这是一个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高档消费品进口税存在形式的税收会减少,但以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为存在形式的税收会增加,这会出现一个税收结构的调整,所以不要将降低中高档消费品的进口税与财政收入下降建立起直接的关系,不能静态考察财政收入。经济是一个大的循环体,进口多了就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增长。
3 税高导致海外消费?
刘尚希:降税未必能降价 赵萍:税高是海外消费重要原因
新京报:是否由于进口税过高导致大量的购物出游以及海外代购?
刘尚希:一般而言,出产地价格要低于销售地价格。国外商品卖到中国,在中国的价格通常要高于国外价格,这其中有经销成本、财务成本、运输成本、储藏成本等等。此外还有供求关系,例如有些国外品牌,在国外认知度不高,是中档货,而在国内的认知度却很高,变成高档品,国内购买者竞相追逐,价格就抬升了。
对于奢侈品的追求,国内远远胜于国外,这也导致国内同样品牌的进口奢侈品价格高于国外,因为国内的需求更大,价格也就更高了。还有一点,中国居民到国外购物,还可以获得出口退税,这更使得国外价格较之于国内更低。至于进口环节的税收,那是一个边际因素,自然也会抬升价格。但只要国内对国外奢侈品的追逐热情不减,即使是降税,甚至取消了,国内奢侈品价格也难以降下来,也就是说,降税未必降价,倒是奢侈品经营者的利润空间由此扩大了。
赵萍: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现在世界各地都是中国人在购买中高档消费品,国外同类消费品价格便宜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而在国内进口消费品定价中,进口环节的税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同时中国人到海外购买中高档消费品还跟商品的数量和种类有关。因为我们进口环节的税定得很高,很多进口商就会评估哪些商品对方市场不太喜欢,如果不喜欢他们可能就不会进来,所以供我们在国内选择的单品种类就比较少,很多人就会去国外购买。高进口税是进口受限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人说信赖原产地质量和炫富心理是导致人们到海外购买的原因。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进口消费品都有固定的分销渠道,不存在原产地的质量比进口到中国的商品质量要好的问题。很多人买中高档进口消费品是因为这样能够提高更多的满意度,使自己更有幸福感。
当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到国外旅游,旅游和购物是联系在一起的,即使调降进口环节的税也会有部分中国人旅游时在国外购物,但会大量减少。
4 海外消费能否回流?
刘尚希:降税会拉动外国经济 赵萍:降税会吸引消费回流
新京报:降低或取消一部分消费品进口环节税能把这些海外购买力转移到国内吗?
刘尚希:认为通过降低进口环节的税扩大内需就大错特错了。进口商品是来自国外品牌,由境外企业生产的。中国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购买国外商品,从经济上来说是一样的,拉动的都是国外商品的生产和外国的经济,对本国经济基本没有正面效应。
有人说因为进口环节的税导致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高于国外,取消这部分税后,大家就不到国外去买了,把钱花在国内,这就扩大了内需,这是不对的。钱在哪个地方花出去无关紧要,关键在于买的是哪国的商品。
扩大内需的含义是通过国内市场的扩大,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扩大,使国内的产品减少对外需的依存度,也就是说国内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能够更多的消化,而不要更多的依赖外需。
如果降低进口环节的税对国内市场会产生冲击,将国内更多的需求引向国外,对外依存度反而提高。
赵萍:我认为价格肯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空间,但不可能降了进口税后商品就相当于打了五折。在进口消费品定价过程中,进口环节的税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人说降了进口环节的税后所有的利润都会被进口商和中间商吞噬,这种担忧有一定道理,但事实上并不容易形成。调降进口环节的税收后,进口商会增加,就会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在竞争环境下,利润就不可能不下降。
比如一些中高档消费品品牌在国外是大众消费品,但进入中国后就走高端路线,如果进口环节的税降下来后,这类品牌的竞争对手也就来了,国际品牌在国内市场就能形成一个竞争的环境,有竞争就回归到本来面目了,受益的是中国的老百姓。
我认为调降进口环节的税后,确实会将一大部分海外购买转移到国内。很多专程为了购物出国的人或者仅仅因为价格因素而到国外购物的人都会减少在海外的购买。如果在国内就能以较便宜的价格买到同类的进口消费品,至少一半以上的人就不必劳师动众到国外买了。
5 是否冲击国内企业?
刘尚希:降税无异于饮鸩解渴 赵萍:大可不必担心
新京报:放开中高档消费品进口税会严重冲击国内企业吗?
刘尚希:风险很大。降进口环节的税奢侈品不一定降价,但对中档商品来说,如果取消或降低进口环节的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就会形成倾销,因为出口国对于出口商品一般是零税率,而国内的同类商品却含有增值税和消费税,这样就造成税收上的不平等待遇,会导致大量的国内企业倒闭。降低关税是趋势,但不等于放弃保护。作为发展中国家,放弃保护等于自杀。
更重要的是,这会导致扩大内需的政策落空。国内很多企业已形成很大产能,一边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另一边则放进来大量进口商品跟国内同类商品展开不平等竞争。现在社会上崇尚洋货的多,更多人去买外国品牌,使本来就不足的国内购买力和内需市场更加不足。这样,国内企业、国内产品只有两条路:要么寻求更多出口,出口到世界的低端市场,要么就是死掉。
所以,所谓降低或者放开中高档商品的进口环节的税无异于饮鸩解渴,与扩大内需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背道而驰的。
赵萍:这个大可不必担心。虽然开放对国内市场会有一些影响,尤其是在开放之初会对国内的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也证明,中国很多产业是在开放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通过产品研发技术和管理技术等技术溢出效益,使国内企业在不断学习和竞争中成长。
这在零售业领域体现的尤为明显,原来以为全球500强来了,中国国内的零售业就彻底完了,但实际上是存在“鲇鱼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的。中高档消费品降低进口环节的税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很有好处。
当然不排除在个别小的领域或地区产生冲击会比较大。但总体上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闭关锁国保护不了落后企业,保护落后只会使我们更加落后。
6 保护企业与改善民生矛盾?
刘尚希:未到敞开进口时 赵萍:可改善民生促进就业
新京报:保护国内企业和改善人们生活水平之间有矛盾?
刘尚希:这不是矛盾的问题,是一个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问题。任何国家都会保护本国经济,如果因为国外的东西便宜、品质好就打开大门,那么本国企业永远也发展不起来。我们要关注民生的长期改善,不是眼前改善一次就完了。
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利益。不能说挡不住就干脆打开它。挡不住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很多人在消费方式上崇尚洋货,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企业、中高档品牌还要不要继续发展?现在如果敞开,国内企业就更弱了,品牌也建立不起来,中国货永远成了低档货,整个国家的竞争力怎么能上来?
目前中国还没到敞开进口消费品的时候,国内消费品生产能力相对增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样的东西国产质量也不错。目前中国的品牌虽然仍有缺陷,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政策上我们应该继续给予支持。
赵萍:降低中高档消费品的进口税可以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为什么现在老百姓觉得幸福感差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内很多消费品比国外同类产品贵,老百姓觉得自己挣得少花得多。尤其像coach、polo衫等进口商品,在国外都是大众消费品。通过降低进口税使这类商品褪掉奢侈品的外衣,还原成国内中高档大众消费品,老百姓的幸福也会随之改善。
进口税调降后,国内市场的进口商就会有更多的生意,进而吸收国内更多的就业,就业本身可以创造收入和增加值,有利于拉动我国GDP增长,同时也增加了各种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等。
7 为什么会产生分歧?
刘尚希:各自站的角度不同 赵萍:思想观念应该转变
新京报:目前各方对中高档商品消费税是否下调有分歧的原因是什么?
刘尚希:有分歧的原因是各自站的角度不同,立场不一样,考虑的方面也不一样。以我的理解,商务部提出降低或者取消进口环节的税主要是从进出口贸易的角度,商务部是管贸易的,降税后,贸易规模就扩大了,也许还有其他的依据。
我认为不能打着民生的名义大肆进口,短期和特殊情况是可以的,比如国内某一种商品比较短缺通过进口弥补等,但不能大面积放开。
赵萍:分歧的原因在于观念。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30年我们降进口税降得最多的是大宗商品,为什么?因为以前我们一直以追求GDP的增长为主,工业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所以降低能源、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的进口环节税,这有利于发展国内生产,所以这部分税收经过很多次改革后,进口环节的税已有明显的下降。
过去我们对国内消费的关注度不够,这与我们长期重生产轻消费的观念有直接关系,也跟国家30年来追求经济快速发展有直接关系。
但“十二五”的目标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就是说国家战略其实出现了一定的调整,GDP的增长已不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立足国内市场,变成了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需要转变观念,消费更多的进口商品,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改善了民生,幸福指数就有所提高,这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降低进口税,以便与未来的发展目标相契合,所以我们的思想观念应该转变。
所谓降低或者放开中高档商品的进口环节的税无异于饮鸩解渴,与扩大内需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背道而驰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
消费更多的进口商品,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改善了民生,幸福指数就有所提高,这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降低进口税……我们的思想观念应该转变。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
本报记者 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