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药材市场集体疯长 阿胶每公斤或将冲高至5000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5日 11: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最近,针对上周申银万国调研报告中提到东阿阿胶(000423,股吧)“计划修改说明书,以增加产品使用量”一事,东阿阿胶和申银万国双方随后都回应表示,事实并非如此,报告有欠缺。申银万国的该调研报告“雷人”之处不止于此,其喊出“东阿阿胶:阿胶块每公斤零售价5000元不是梦”,更是语惊四座。2010年至今,东阿阿胶旗下阿胶块产品已5次提价,今年1月提价幅度高达60%,阿胶零售价每公斤已突破千元,涨价消息再次传来自然引人关注。

  31年间阿胶涨幅49倍还有潜质?

  据业内人士透露,6月28日,东阿阿胶股东大会召开。两天之后,多家券商机构以“股东大会沟通纪要”的形式发布研究报告,透露东阿阿胶提价打算。申银万国研报首先语出惊人:预计3-5年内驴皮价格暴涨,推动公司阿胶块价值继续回归,认为货真价实的阿胶作为一种原料,到2015年每公斤零售价格非常可能达到5000元,目前是1500元。

  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涂羚波指出,东阿阿胶通过提价推动业绩快速增长,公司对于阿胶块的战略是定位高端人群,提价控量,这一战略不仅是为了应对驴皮收购价格的上升,更是想通过提高价格,打造阿胶产品的高端形象,促使其价值回归。阿胶块从2010年开始提价,1月份两次累计提价33.3%,5月份提价5%,10月份再次提价10%。从去年4次提价的结果看,全年销售额估计9-10亿元,销量保持稳定。今年1月份再度提价60%,目前已是954元/每公斤。虽然一季度的销售量受到了一定影响,下降了20%,但从去年全年销量的情况看,随着四季度阿胶消费旺季的来临,判断阿胶块全年销售量变化不大。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员的分析报告也提出:“1980-2011期间,茅台价格上涨115倍,虫草上涨799倍,而同期阿胶价格只上涨49倍。作为保健品,阿胶每天只需要9元的消费金额,目前价格远未体现内在价值,如有机会公司还会继续回归”。

  对于行业分析者的集体看涨,东阿阿胶公司方面向媒体回应说,阿胶块零售价有可能达到5000元的消息,只是“券商研究人员的推测”。公司不排除未来达到这一价格的可能,但公司近期并没有提价的打算,如果提价会通过公告或官方声明告知。如此回应似乎并没完全否认这夸张的零售价。

  发力医院营销再战销售高点

  阿胶块价格飞涨业务提升,阿胶的衍生品阿胶浆也在奋起直追。据介绍,今年5月东阿阿胶在北京召开了一个中国抗癌协会捐赠5000万元活动的发布会,因东阿阿胶的产品复方阿胶浆对白细胞减少、贫乏综合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有专家建议,公司可以针对癌症患者提高剂量。该内容被申银万国的研究员写入“东阿阿胶:阿胶块每公斤零售价5000元不是梦”这篇分析报告中,因此出现“东阿阿胶计划修改说明书,以增加产品使用量”的雷人结论。虽然事后东阿阿胶回应说,企业不能擅自修改说明书,但和医院紧密合作的姿态日渐显现。

  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显示,复方阿胶浆是医保双跨品种,医院营销已全面启动,定位癌性贫血患者,市场潜力大;同时公司也启动了针对基层的销售策略,以消除非基本药物产品的负面冲击。

  涂羚波分析表示,去年东阿阿胶公司的阿胶浆销售额6-7亿元,其中医院市场贡献了8000万元左右。公司将加大对医院市场的营销力度,针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70%都有贫血的病症,积极开拓潜在消费人群。同时,阿胶浆产品已进入14个省份的新农合目录,基层医疗市场也是公司的发展重点。

  提价背后是资源短缺

  在提价背后,受驴皮资源短缺影响,东阿阿胶面临产能限制。记者从东阿阿胶了解到,在7月2日举办的2011年中国品牌药企沙龙上,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就表示:为缓解上游原料资源短缺以及价格波动所造成的压力,提议药企成员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携手解决道地药材资源的短缺问题。品牌药企需要团结起来,合力向上游拓展,共建原料基地,力争掌控几种药材。秦玉峰还说,公司相继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建立了13个养驴基地,到2015年底将不少于20个。

  此外,在资源短缺等问题之下,不光东阿阿胶涨价,整个中药材市场都在集体疯长。秦玉峰介绍,2011年537种中药材梯次涨价,涨幅10%-400%不等。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2011年5月市场价格同去年同期比较监测报告》显示,该中心所监测的包括中药材大宗品种在内的537个药材品种中,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上涨的药材品种有371个,占总量约69%。其中,松贝母、青贝、阿胶、海龙、辰砂、太子参等上涨幅度较大,仅有冬虫夏草和三七的各规格呈现跌势。

  南方日报记者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