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白重恩: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源于产业结构调整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7日 10: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财新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白重恩认为劳动收入比重下降并非因为劳资谈判中劳方话语权变弱,真正的原因是垄断行业利润过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财新网】 (记者 蓝方) 政府、企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居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官员所提供的数据,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究竟何在?2011年7月6日,在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球大会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系主任白重恩做出详细解释。

  他认为,事实上劳动收入比重的下降并没有那么大。从数据来看下降幅度较大的第一个原因,是统计口径的改变。他解释,2004年之前个体工商户业主的报酬在统计中算为劳动者报酬,2004年经济普查后,国家统计局调整了有关统计口径,把其收入分为劳动者报酬和资本报酬两部分,这导致劳动者报酬比重突然下降了6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劳动收入占比还是下降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乃是最大的原因。白重恩解释,农业中劳动收入占比是最高的,达到85%至90%,工业和服务业中不过50%左右。而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农业部门所占比例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大幅上升,这自然导致劳动收入的平均占比下降。

  但事实上,在农业部门收入占比统计中,基本上将农户全部的收入都算作劳动者报酬,而没有考虑地租因素。白重恩表示,如果把地租因素剔除,农业部门的劳动收入占比也在50%左右,结构的转型并不会带来数据上的大幅下降。

  白重恩认为,当前劳动收入比重确实偏低,但并非是劳资谈判中劳方话语权变弱的原因。“至少从我们所研究的80年代初期到现在,劳方话语权没有显著变化。”白重恩表示,通过调整最低工资、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可能会改变这种局面,但不会完全改善,甚至有可能让收入分配变得更糟,“有工作的人工资提高,而想找工作的人找不到”。

  在他看来,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垄断程度的增加,大量垄断利润留在企业内部,导致收入分配的“天平”更加向企业倾斜,同时过多的垄断也阻碍了其他企业的发展,减少了就业,侵蚀了劳动者的购买力;二是服务业发展比较缓慢,因为服务业的劳动收入占比高于制造业,如果服务业发展更快,整体的劳动收入比重也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