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记者 卓尚进
年报表明,中国仍然是淡马锡最大的投资目的地,在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配股中的投资超过了30亿新元。
业内人士称,淡马锡减持中行和建行部分股份,主要是出于平衡现金、优化资产组合方面的考虑,并不是出于对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和经济减速的担心,淡马锡仍然相信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这几天,作为两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即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重要境外战略投资者,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淡马锡”)因日前在香港减持这两家银行的部分H股而备受境内外各方高度关注。
7月7日,淡马锡对外正式发布了年度业绩回顾《淡马锡2011年度报告——缔造明天》。据《淡马锡2011年度报告》,截至2011年3月31日的财年内,淡马锡投资组合年末市值从上个财年的1860亿新元,上升达到创纪录的1930亿新元(合10020亿元人民币)。
年报显示,2010年11月,淡马锡配售了中国建设银行部分H股和渣打银行(英国)部分股份,12月又配售了中国银行部分H股,共计获得40亿新元,以补充资本。
据2011年7月6日香港媒体报道,当天淡马锡经由摩根士丹利安排,分别配售51.88亿股中行H股和15.02亿股的建行H股,合计套现逾280亿港元。据有关专业人士分析,这应当是淡马锡平衡现金与股权、补充资本、保持资产组合灵活性的正常行为。
淡马锡延续了自2002年以来稳健而积极的国际投资风格,特别在亚洲,通过重塑其投资组合以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回报。
淡马锡董事长丹那巴南(SDhanabalan)说:“2010年亚洲经济迅速复苏,而美国和欧洲经济体仍然面临着不确定性。上升的债务负担、通货膨胀的风险以及不稳定的中东政局,都在持续考验着全球经济复苏的能力。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淡马锡继续以稳健的步伐进行投资和减持,本财年末保持净现金头寸,以着眼于日后的投资机会。”
报告显示,自2002年3月31日将投资组合重心转移到亚洲之后,淡马锡在过去9年取得了21%的年化回报率,回报相当于原投资的5.5倍。而2002年3月31日以前所做的投资组合大部分在新加坡,过去9年的年化回报率为11%,回报略低于原投资的2.7倍。
在股东方面,本财年淡马锡股东总回报率为中等的4.60%。该回报率来自所有投资组合公司的价值,包括所有投资组合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向股东支付的分红以及来自股东的净注资。5年期和10年期的股东总回报率分别是稳健的7%和9%,过去20年和30年的年复合股东总回报率分别是15%和14%。自公司1974年成立以来,淡马锡的年复合股东总回报率一直稳定保持在良好水平,为17%。
2010财年淡马锡净利润为130亿新元,与一年前的50亿新元相比增长超过一倍。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源于淡马锡投资活动的更大贡献,以及淡马锡旗下投资组合公司的更高利润。
投资于可持续的回报作为投资策略的一部分,淡马锡仍专注于亚洲,着眼于构建富有韧性的投资组合,并获得长期可持续的、抗风险的回报。
过去一年,淡马锡保持着稳健的投资和减持步伐,新增投资130亿新元,减持90亿新元。淡马锡还支持旗下投资组合公司的资本重组,加强了在能源和资源领域以及亚洲之外新兴增长地区如南美洲的投资。本财年结束时淡马锡持有净现金头寸。
年报表明,中国仍然是淡马锡最大的投资目的地,在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配股中的投资超过了30亿新元。
淡马锡中国区总裁丁玮说:“中国不断增加的中等收入群体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正在进行的经济模式转型,都将继续拉动对住房、医疗、消费、技术创新和工业重组的需求,而在这些领域淡马锡不论是作为投资者还是股东都能够增加价值。作为一个长期投资者,淡马锡将继续构建一个可持续的投资平台,与中国共同成长。”
对于日前淡马锡减持建行部分股份一事,建行董事长郭树清(专栏)在清华大学参加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球大会后表示,淡马锡只是出售了一部分建行股份,可能是持股组合或者现金平衡的考虑,并不会影响建行与淡马锡的关系。这意味着建行并不认为淡马锡减持是出于对中国银行业风险的考虑及前景的担忧。相反,郭树清还表示另一个国际投资者美国银行,对建行表示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谈及中国政府融资平台的情况时,郭树清表示,从目前政府融资平台积累的规模、用途和结构来讲,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会对中国银行业造成威胁。他说,整体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约有10万多亿元,或许还更高一点,但与40万亿元GDP相比不是太高。
来自银行监管部门的一位官员日前亦表示,淡马锡减持中行和建行部分股份,主要是出于平衡现金、优化资产组合方面的考虑,并不是出于对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和经济减速的担心,淡马锡仍然相信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