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同一个欧洲 不同的梦想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8日 14: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世华财讯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世华财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欧盟这条大船引向了另一条航道。沿途惊涛骇浪,暗礁丛生,一不小心便会船毁人亡,葬身鱼腹。好消息是,欧洲领导人已经充分意识到未来的危险性,并试图通过种种手段将欧洲经济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但不幸的是,他们可能正在亲手葬送欧元区的前途。这听上去有些滑稽,但好像F?荷尔德林所说: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经过一番挣扎,欧元区领导人本月初最终决定,根据去年达成的救助协议向希腊发放第五批贷款,以避免希腊出现债务违约。确实,希腊足可以再支持一段时间。但明眼人都知道,希腊债务违约不过是时间问题。

  之前欧盟领导人们曾一厢情愿的认为,私营部门或许可以在新的救助计划中承担某种角色。法国财长的弗朗索瓦?巴鲁安就曾表示,私营部门将在自愿基础上尽可能广泛支持希腊经济。他们甚至预计,私营部门可以承担300亿欧元,让持有2014年底前到期的希腊国债的人能够同意将部分资金再投资。

  但随后发生的一切却应验了这样一条谚语——“坏消息总比好消息来的快”。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银行家们已经卖掉了持有的相当部分的希腊国债。尽管他们此前曾承诺在“经济上合理”的情况下不抛售希腊债券。

  不过,我们不该在此事上过多指责银行家们,毕竟他们才是亚当?斯密眼中的“经济人”,更何况银行家们早在作出承诺之时就强调了“在经济上合理的情况下”。如今看来,这更像是个阴谋。

  此时,只有欧洲政客们更愿相信,也宁愿相信希腊未来不会发生违约。他们不是傻瓜,但所处的角色迫使他们看上去像个傻瓜一样成天期待着奇迹的发生,而不是接受现实。只是他们或许永远不会等到可以高唱“哈利路亚”的那一天。

  在之前我们太多批判了懒惰的希腊人。那么德国人是个好表率吗?

  一贯勤俭的德国人现在抱怨希腊人的奢靡作风连累了他们。根据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近日向内阁提交的2013年至2015年预算草案显示,为兑现对救助机制的出资承诺,德国政府已将2013年至2015年期间政府发债额目标提高了10%。德国人被彻底激怒了,德国国内的反救助势力则趁势愈发膨胀。德国最高法院本周初宣布审理有关德国政府参与救助希腊、爱尔兰等国是否合法的诉讼。

  越来越多的德国人相信,如果德国不加入欧元区生活可能更加美好。据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上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4%的德国人认为欧盟成员国的身份对德国来说利大于弊,有31%的人认为弊大于利,40%的人认为好坏参半。这被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菲利普?斯蒂芬斯视为欧洲民族主义复苏的信号。

  但在德国人的“脱欧”理念未形成主流之前,他们需要认清以下几点事实。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前,德国是欧元体系的最大受益国,由于统一货币在区内的流通,消除了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区内各国间的贸易成本显著降低。德国则利用自身比较优势,迅速占领了机械制造、金融服务等诸多市场,这也相应的挤压了南欧各国相关行业的生存空间。数据显示,德国出口的44%流向了欧元区国家,也正是欧元区其他国家的进口保障了德国长达十年的经济增长奇迹,同时为德国创造了大量就业。

  而这背后隐藏着德国人的经济发展逻辑,现已荣任IMF新任主席的拉加德就曾一语道破天机,指责德国借助其出口模式、以其他欧洲国家的利益为代价维持经济增长。是的,在金融危机后,西方领导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本轮危机的肇因之一。事实上,在欧元区内部也同样存在着经济失衡的现象。而两个极端的代表,一个是希腊,另一个便是德国。

  与此同时,德国人将出口所获得的利润,转手借给了南欧各国。在过去数年,巨量的资本涌入南欧各国,相对低廉的融资成本,也刺激了当地政府、企业以及居民过度支出,从而助长了如今被德国人斥责的奢靡风气。根据经济智库Bruegel的测算,目前在希腊总额3250亿欧元债务中,德国银行持有200亿欧元;对爱尔兰的风险敞口,德国也以1864亿美元成为爱尔兰第二大债权国。由此可知,德国资本在上一轮投资热潮中的渗透程度可见一斑。

  此外,恰恰是由德、法主导的欧洲经济同盟的存在,令德国在全球经济中维持着声望。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间,全球经济霸主美国的压制,以及新兴经济体中国咄咄逼人的增长势头,令德国经济地位面临弱化,而欧元区的出现为德国提供了新的疆域。

  此时,千夫所指的希腊人似乎仍未从黄粱美梦中清醒;而德国人也继续做着闷声发财的梦。两个同床异梦的伴侣就这样争吵着,并认为错的是对方。

  (关威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