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别跟经济数据较真儿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0日 14: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红周刊》特约 林松立

  有同学在央行的核心部门任职,同学聚会时,常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他,本周会不会加息。同学总是一脸认真地回答,谁能告诉我,加息后股市会涨会跌,我就说本周会不会加息。这个问题确实无法回答。我统计了历次央行加息次日股市的走势,发现有涨有跌,概率约50%。这位同学显然是拿这个回答做挡箭牌,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何时会加息(或降息),我想有时连央行行长也不知道,甚至总理也不知道——因为是否加息(或降息)取决于经济形势的走势。

  但为什么仍有很多人极其喜欢打听加息、提准这样的重大政策消息呢?是因为这些人股市投资很短期么?是,也不是。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认为把握这些影响股价的消息,能从中赢利。

  我以为还是看淡些宏观数据为好。因为数据多了,则数据之间就会互相打架,比如说某日公布的汽车数据显示经济有下滑的迹象,而当日公布的消费数据却显示经济走势良好,你说是以哪一个数据为准?

  且宏观数据庞大而繁杂,每一个数据从采集到加工,到最后出笼,每一步都可能包含着些许甚至重大的错误;最后分析师再给予解读,那就是更五法八门了——分析师会根据自己的目的对数据加以挖掘——说白了就是歪曲。最近就爆出这样一个新闻,某家汽车厂商上报行业协会的数据大量掺水,比如某款车的销量就虚高报了4倍。

  在中国,更不能跟这些数据较真了,最典型的莫过于GDP数据,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盯着这个数据,可很多人不知道,国家公布的GDP数据,与地方政府公布的数据,每年都差了百分之十几。

  不管是短期炒手还是长期投资者,关注短期宏观数据,基本上都很难从中找到切入点。对于宏观的东西,能把握长期的趋势,以及抓住主要关键的就足够了。比如最近一年,货币政策将会因通胀高企而收紧,这个趋势把握住了,就没有必要关注6月CPI到底是具体哪个数字了。我们应该尽量离这些宏观数据远一点,对这些数据的认识尽量模糊一点,完全没有必要追求精确。以一句话做总结就是:对宏观数据,要以宏观的视野去看待它,而不是在乎几个数据。(作者系国信宏观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