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小贷公司现状“三人谈”:出路在哪?如何转型?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1日 11: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经过多年的发展,小额信贷机构已经成为当今我国一个活跃的社会经济群体,逐日增加的机构数量和信贷余额使其所拥有的社会影响力逐日展现。但目前依旧有一些问题需要这个行业去探索、去验证、去解决。

  为此,《农村金融时报》特别邀请了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广文,对几个最热点的问题进行探讨。他们都是最早投入到中国小额信贷领域的学者和实践家,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的见解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农村金融时报》:目前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何?

  白澄宇:谈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小额信贷的概念,现在很多人对这个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小额信贷其实是为贫困的低端人群或微型企业提供非抵押信用贷款的一种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小额信贷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从规模、覆盖面或者绩效等方面,都与国际存在很大的差距,而现在的发展状态可以说是想做的做不了,能做的又不想做。一方面,对于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政府出台政策时并未加以定义,大多数的小额贷款公司并非做的是小额贷款,因为成本低、风险可控,政府没有相关的金融监管,更多的业务是面向中小企业贷款,在为贫困的低端人群贷款上的服务做的很不够。另一方面,很多真正想做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没有能力服务真正需要的客户。

  何广文:我国目前有各类小额贷款机构3000多家,虽然看上去总体数量很大,但与庞大的需求相比,供给依然严重不足。目前,我国的小额贷款机构已经呈现出供给多元化的局面,有多种存在形式,即银行、贷款公司、NGO式的小额贷款机构、资金互助形式的合作金融组织。大中型商业银行通过资金批发、客户群体下溢等形式,或建立小型贷款机构来从事小额贷款,村镇银行、邮储银行或农村信用社更是小额贷款业务的直接参与者;另外,无论是经过银监会批准,且有金融机构投资的,还是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的贷款公司,其性质是一致的;再有,在民间广泛存在,以成员为基础,且以资金互助形式的合作金融组织数量也不少。但是,目前的机构数量还远远不够。

  《农村金融时报》:如此多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路在哪里?如何转型?

  白澄宇:目前很多真正想要涉足小额贷款的公司,大概100多家,并未能获得相应的法律地位和身份,因此也就不能享受有关的金融优惠政策,从而抑制了此类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若论小额贷款公司未来的出路,拿到从业执照是当务之急,只有成为真正能被法律承认的金融机构,才有可能在小额贷款领域有所建树。当然,拿到了经营执照,之后走上市融资的道路就自然而然了。

  何广文:小额贷款机构未来的发展是监管层和很多业内人士关心的问题,目前真正的小额贷款市场还远远未形成竞争,现在谈转型为时尚早。就好比一个小孩还没长大就想跑,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机构的组织形式是根据发展的需要来逐渐创新的,目前小额贷款机构更需要关心的是如何找准市场定位,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强内控以及提升业务能力。

  《农村金融时报》:发展公益性小额贷款机构意义何在?前景如何?

  白澄宇:公益性小额贷款公司对我国的小额业务发展来看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真正做公益性小额贷款公司的只有两家,更多的小额贷款公司还是以赚钱、盈利为目的。但根据这两家小额贷款的章程来看,他们是会坚持走下去,现在基本可以获得微利,自负盈亏。

  杜晓山:公益性制度主义的小额信贷机构在我国是所有信贷种类中的短板。目前,中国有约1000个国家级和省级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如果每个县需要2个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机构,就是2000个,实际上现在这样的小额信贷机构还不到200个。如以县为单位,目前专门针对中国贫困人口开展的小额信贷机构只满足了约10%的市场。不过,这没有加上单笔贷款额比较小的农信社等机构。据统计,公益性制度主义的小额信贷机构在我国有100余家,但规模都较小,且均设立在贫困地区,其资产合计只有约42亿元,贷款余额也只有约3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