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不会轻而易举走向成功,如果要继续保持它的发展奇迹,就必须优先注意十个方面问题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中国怀疑论者又重新集结起来了。一些知名学者警告,中国要避免掉入让许多发展中国家脱轨的“中等收入陷阱”。
当代历史已证明,不能通过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来推断中国经济的走向。
但中国不会轻而易举走向成功,如果要继续保持它的发展奇迹,就必须优先注意以下十个方面问题。
战略:“十二五”规划很可能是一个战略转折点——从过去32年非常成功的制造业模式,转变成欣欣向荣的消费社会。制造业模式已遭遇瓶颈难以持续——资源消耗、环境、收入分配、低于平均水平的新增就业等来自内部的问题,以及后危机时期全球需求疲软所带来的外部影响。中国必须把增长重心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模式。
调整:没有任何战略是可以一成不变的,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当前正是如此。中国在多个层面面临着不同的中短期问题,政策必须从当前的控制信贷总量,即使用数量型工具,转向控制信贷价格,即使用价格型工具。中国的短期利率过低,必须提高。现在需要采取更为进取的反周期措施。
金融:超过30年的改革开放释放了中国的经济活力,中国要进一步加快改革,其中,企业与金融市场化改革是关键。中国应提高消费、抵押信贷、基金管理和支付系统等金融基础建设水平,否则中国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步伐就会拖延。
储蓄:超过50%的国内储蓄给中国带来很大好处,给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投资提供资金,加强外汇储备的缓冲能力,减少中国受到外部经济冲击。如今,中国准备利用剩余储蓄来促进经济由外需型变成内需型的转变。在这一方面,利率自由化显得格外重要,它可以为私人收入带来渴望已久的迅速增长。
城市化:过去30年,中国城市人口从20%上升到46%。未来20年,中国将有3.16亿从农村进入城市。这样一个空前的城市化浪潮,将为基础设施投资和商业及住宅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城市人口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农村人口人均收入的3.5倍,城市化进程将因此大幅提高全国人均收入水平,为总体消费者购买力提供巨大的助推力。因此,要完成经济平衡的使命,那些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政策也是至关重要的。
消费:私人消费约只占中国GDP的37%,这一比率是当今主要经济体中最小的。通过创造就业、增加工资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到2015年,消费占中国GDP的比率可能将增加5个百分点。
服务业:服务业仅占中国GDP的43%,远低于全球水平。相信未来5年,服务业占中国GDP的比率的增长幅度可能超过4%的目标。这种劳动密集、资源节约和环保型的发展模式,恰恰是中国下一阶段发展所需要的。
外资:中国一直对环球跨国企业具有强烈吸引力。中国即将实行的增加消费再平衡,意味着涌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策略可能调整——从制造业转到服务业。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在中国,服务业贡献的每单位GDP比制造业和建筑业要多创造35%的就业机会。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经济越来越依靠服务业,即便经济增速放缓到6%~7%的水平,也仍然可以创造出同样多的就业机会。靠服务业拉动的经济发展速度更慢,但也消耗更少的资源、产生更少的污染。
教育:中国已在建设人力资本上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的成人识字率接近95%,中学入学率高达80%。现在,中国的大学每年毕业超过150万名学习工程学和其他科学的专业人员。这个国家正稳步朝知识型经济稳步前进。中国在教育上的努力必须予以保持。
创新:中国目标是到2015年时,研究与发展开支占GDP的2.2%,比2002年翻一番。这符合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把以创新为基础的“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新着眼点的目标。这些“战略新兴产业”包括:节能、新一代资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设备制造、可再生能源、可替代材料和使用可替代燃料的汽车。目前,这7个行业占中国GDP的3%。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把比率提高到15%,达到产业链的显著提升。 (斯蒂芬?罗奇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非执行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