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欧盟碳税遭遇多国航空利益纠葛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5日 20: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CUBN记者 刘杰 北京报道

  “自2012年1月1日起,所有在欧盟国家机场之间飞行,及由第三国进入欧盟国家与驶出欧盟国家的航班都被囊括纳入了欧盟现行的碳排放交易系统(以下简称‘ETS’)。”这是欧盟驻华大使馆发给《中国联合商报》记者的一份《关于航空领域在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的相关信息》中的内容,ETS包括航空一项,这正是美国航空运输协会(ATA)与欧盟就“航空排放税”一事7月5日对簿公堂的缘由。

  美航空业诉欧盟

  据悉,7月5日在卢森堡举行的美国航空业就“碳税”争议状告欧盟的首次听证会吸引了全球各大航协、航空公司的广泛关注。

  欧盟议会和欧盟委员会2008年底决定将国际航空业纳入欧盟ETS中。其中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球任何一家航空公司在欧盟境内机场起降,其航线全程排放的二氧化碳都要被纳入ETS。欧盟会对每条航线给出一个二氧化碳排放上限,超出配额的部分需要航空公司花钱向欧盟购买,违者会被欧盟给予罚款、禁运等处罚。

  极具争议的是,欧盟的航空碳管制将欧盟27个成员国以外的世界2000多家外国航空公司涵盖在内。在欧盟的ETS规定下,中国国营、民营及港澳共33家航空公司被纳入名单。这一“碳税”一出台就饱受全球航空业的抨击和反对。

  美国航空业认为,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缔约国承认每一个国家对其领土之上的空域具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而欧盟计划把美国的航空公司纳入其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做法,违反了国际法以及《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部分条例。欧盟ETS的这一规定就等于欧盟要把在美国空域内的美国航空公司也纳入其管辖范围。也就意味着从美国飞往欧盟国家的美国航班,即使整个航程只有一小段是在欧盟境内飞行,依照欧盟ETS规定,美国航空公司得向欧盟支付全程的“碳税”,并且还要为航班超出配额的部分缴纳罚款。

  美国空运协会认为,全球航空业碳排放的解决办法应该在全球航空业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出台,某一个国家或组织单方面采取行动有违国际法。

  而欧盟则认为,欧盟现行的碳排放交易系统针对所有由第三国进入欧盟国家与驶出欧盟国家的航班,不区分国别,无差别待遇。这也是遵循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平等待遇原则,避免不同国籍的航空公司之间的歧视。这绝不是一种针对于一个航空公司或者国家的罚款或是惩罚,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将航空业纳入,是航空业降低碳排放最经济、有效与灵活的手段。进入碳排放交易系统,能够帮助航空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处理其碳排放所造成的影响。

  欧盟认为,欧盟现行的碳排放交易系统带来的全部经济影响比起目前燃油附加费成本,只是一小部分金额,也是某些国家向乘客征收的航空乘客税总额的及其微小数额。比如,德国征收的人民币417元(45欧元)和英国征收的人民币1600元(150英镑)。除了微弱的经济成本影响之外,航空业被纳入碳排放交易系统将不会对航空业带来任何的不利影响。

  中国积极应诉

  欧盟的ETS涵盖中国33家主要航空公司。据有关专家测算,依据欧盟的规定,中国航空业在明年底至少需要为此支付8亿元人民币的额外成本,2020年将超过30亿元,9年将累计支出约176亿元。

  尽管中国和欧盟在今年5月就已经进行过谈判,但由于双方对“等量的碳排放”的定义各持己见,谈判陷入僵局。

  一位南航的人士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目前中国航空公司正在积极准备起诉欧盟。由于不能直接起诉欧盟,航空公司只能先在欧盟成员国内提起诉讼,再由成员国高院转交给欧洲法院受理。

  而欧盟则认为,ETS符合国际法,并且相信欧洲法院会站到欧盟一边。

  欧盟驻华大使馆在《关于航空领域在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的相关信息》中表示,欧盟愿意与中国政府探讨关于在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中不包含由中国进入欧盟航班的可能性。根据现行碳价格(人民币157元或者17欧元一吨),北京单程直飞布鲁塞尔(或者布鲁塞尔至北京)将可能涨价至人民币90元(9.7欧元)。并且,由于82%的航空公司的碳配额是免费发放的,所以实际的航空公司增加成本只有人民币17.5元(1.90欧元)。实际的机票价格增长将在此上下浮动,相对于机票价格来说,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金额。目前,大多数的碳排放和成本将转嫁到欧盟内部或者飞往其他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航空公司和乘客所负担。由中国进入或驶出欧盟的航班,只占整个欧盟航空排放量的不到3%,并且在整个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里占不到0.3%。

  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乔瓦尼·比西尼亚尼公开表示,反对欧盟开征“碳税”,欧洲的短视对于减排毫无益处,这种失调的、惩罚性的区域措施不仅扭曲市场,还将破坏全球的减排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