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财政部上周四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56875.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526.03亿元,增长31.2%。
上半年全国财政主要收入项目分税种来看,企业所得税11175.36亿元,同比增加3095亿元,增长38.3%。国内消费税3760.75亿元,同比增长20%。国内增值税12431.3亿元,同比增加2044亿元。营业税7150.8亿元,同比增长24.4%。个人所得税3554.78亿元,同比增加929亿元,增长35.4%。
我国经济上半年有两大特点:一是物价不断上涨,通胀连创新高,上半年CPI同比上涨5.4%,单月最高达到6.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二是价格上涨带动财政收入暴增。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进口环节税收等强劲增长。
看来,政府税收是物价上涨的最大赢家,似乎已无可争议。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上半年CPI同比上涨5.4%,PPI同比上涨7%,而税收却同比增加31.2%?这里的CPI、PPI上涨不但与居民消费的市场感受相差甚远,也与相应的税收增加结果相差甚远,统计专家或许应当研究一下较虚的通胀数据与过实的税收数据问题。
据《经济参考报》7月15日一篇文章介绍,中国企业交纳的各种税占全国税收总额的90%,个人直接交纳的各种税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0%。中国的税制是以企业间接税为主,90%的税都加到商品的价格上,消费就要纳税。中国企业所得税采用单一比例税率,税率为25%,且一次性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占中国企业税负的57%,增值税为17%税率,这些也都是一次性征收。据说,美国企业没有增值税和消费税,消费税是由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单独交纳,并非附在商品的价格上。
上周五,《作家文摘》刊发一篇中美物价对比的文章。作者的结论是: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倘若国家征税的总量均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响不论,那么,作为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总额分别为:中国700元,美国168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
各国物价对比这件事相对复杂。直接税与间接税也各有利弊。往大的方面解释,有国情不同的因素;往小的方面解释,有个人心理承受的因素。国外的一些物价便宜,有些税收放在商品价格之外征收,政府能收上来,百姓也能承受。我们如果把占商品价格大头的税收降下一半,放到商品价格之外征收,政府用什么办法收上来是一个问题,百姓心理是否能够承受更是问题。
中国90%的税收放在商品价格里,估计这个制度的设计人都没有想到物价上涨会给税收带来这么大的好处。水涨船高,按照百分比,物价越高涨,税收越激增。一般消费者只在购物时感受到物价上涨,决不会感受到又多交了税。中国要全面控制物价上涨,除了给老母猪补贴之外,釜底抽薪的办法之一是控制货币超发,稳定币值;办法之二是减税,减少一些随着物价上涨暗藏其中的大幅增税。套用曹植《七步诗》打油一首:“煮肉燃豆萁,肉在釜中奇:我涨你也涨,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