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昨天一早,沪上共和新路一家大超市的猪肉摊前,硕大的价目牌一字排开。市民丁阿姨看着价格盘算了一会儿,最终在爱森专柜买了1斤小盒包装的猪小排,“价钱还算公道,比前一阵要便宜一点,买有牌子的肉总是更放心一些。”一旁的爱森工作人员指着小盒包装上的条形码告诉记者,只要把这个号码输入电脑,立马就能查到这块猪肉的“前世今生”:养殖场、屠宰场、屠宰时间、检疫结果以及运输等信息一目了然。
起起伏伏的猪肉价格正成为老百姓饭桌上的一个大问题:如何才能确保摆上桌的猪肉价稳质优?这条长长的猪肉产业链涉及着诸多环节——从养殖、屠宰,到加工、运输,再到储存、销售,为了让老百姓安心地吃上平价肉,上海正在不断努力探索。
规模化养殖:控制住价格
为啥这几年猪肉的价格总是大涨大跌?在业内人士看来,关键是规模化养猪场推进的速度,还跟不上零散养殖户退出的速度。现在,起伏的猪肉价格直接影响到上游生猪产业的赚赚赔赔,而要稳定价格就要先从稳定生猪生产抓起,这就得在规模化养殖上花一番“苦功夫”。
今年初,光明食品集团公布了一份“五大行动计划”的任务目标,这些计划无不都与提高供给保障能力,满足上海农产品市场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有着直接的关联。其中,在全国建立更多猪场,扩大规模——爱森公司就是准备在生猪养殖上有所突破。
目前,爱森在上海及江苏拥有10万头生猪的自建养殖基地,在山东等地拥有21.3万头生猪规模的基地养殖场。据爱森肉食品公司党总支书记庞毅薇透露,爱森计划未来3年内投资7亿元,自建规模达到40万头生猪的养殖场。这就意味着,今后上海爱森的自建养殖场规模有望达到50万头生猪,还将通过收购控股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生猪资源。
作为上海最大的生猪批发市场之一,曹安市场也积极行动起来。“在产业链上具有一定主动权,有效保障供应量才有可能让猪肉的价格保持相对稳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曹安市场已经在构建自己的养殖基地、屠宰厂、大型冷库,一旦发生什么自然灾害或是市场供应不足,就可以直接将基地的大量猪肉调进来,及时平抑物价,“要是价格大跌,还能大量收购猪肉储存进冷库,等到价格上去时,再投放出来。”
记者了解到,在上海,市发改委、财政局、农委、工商局等多个部门已联合发出了《上海市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调控预案实施细则》,并启动价格预警机制:当猪粮比价高于9∶1时,启动肉价预警,适时投放储备的冻肉,让老百姓能够买到价格便宜的冻肉,同时对低收入居民发放一定物价补贴……目前,预案中的不少举措已得到落实。
农场到市场:安全可追溯
眼下,老百姓对猪肉安全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表示,只有对全产业链进行有效管理,让源头可以找到、生产过程可以追溯,从养殖到餐桌全程可控,猪肉的安全才有望得到有效保障。
事实上,现在许多上海品牌的猪肉都在尝试“全程可追溯到源头”。在沪上各家爱森专卖店里,不少细心的消费者发现,店里收银设备变得不一样了,每分割、称重一块肉,店员都要在一旁的电脑上输入原来那头猪的唯一代码,与当天发货的爱森总加工厂在网络上对上号后,电子秤才会打印出一张条形码,杜绝外来猪肉掺杂进来销售。
据介绍,以前追溯系统最多“跟随”到每一头猪身上,但爱森率先将质量信息追溯“链接”上了每一块肉,市民每购买一小包装盒的猪肉,都能查到它的各项信息。如此以来,一方面可以追溯生猪的情况,消费者可以随时检查从育种到屠宰上市整个产品的过程;更关键的是实现了全程监控,避免出现影响肉质安全的因素,让“农场到市场”的信息直接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