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7月份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IPO的中国企业数量为零,从表层原因来看,做空中国概念股的影响还未消除,审核难度增加以及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下降影响IPO成功率,那么中小企业海外融资渠道将如何拓展?国内企业该如何更好的选择资本市场?
中投顾问IPO咨询部分析师崔瑜认为,赴美融资的道路暂时受阻将影响国内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实际上赴美上市并非我国中小企业海外融资的唯一渠道。在当前形式下,赴欧上市是另外一个非常便捷的融资渠道,甚至相对于赴美上市,国内企业赴欧上市具有一定融资优势。
崔瑜指出,一方面,赴欧融资的渠道已经全面打开,中欧资本市场沟通层次加深,融资氛围比赴美上市更加融洽。自2006年开始北润集团、北交所与欧洲资本市场纷纷达成上市输送协议,成为中国企业赴欧上市的开拓者,此后中国企业赴欧上市数量一度超过赴美上市(2007年内地企业赴欧上市18家、赴美上市12家),直到近年有所回落,然而数据显示,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7月份,2家中国企业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高级市场IPO,合计融资0.37亿美元)。
另一方面,当前企业赴欧“低费用、时间短、门槛低”的优势明显,适合中小企业提前布局融资计划。首先,国内企业赴欧上市所需费用仅需600-700万人民币,相对于赴美、港上市,企业承担融资成本更小;其次,国内企业赴欧上市所需时间比赴美上市缩短近一半时间(3-6个月);另外,国内企业赴欧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开发售的最低公众持股额仅为250万欧元,融资门槛低有利国内优质企业进行提前融资发展。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表示,赴美上市受阻将提高国内优质的中小企业选择赴欧上市热情,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赴欧上市对于企业成长性要求较高,在财务审核以及相关业绩审核时尤为谨慎,所以国内企业应当在赴欧IPO中着重关注财务细节,以防止不必要的融资失利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