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地方平台项目还款压力凸显 信托公司“被煎熬”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9日 07: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银行的人去盯了好几天,终于顺利拨款了。”中部某信托公司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为了催促企业按时足额还款,他已经连续奔波了四周,前日是第二批贷款的最后还款日,不过好在有惊无险。

  这只是记者近期听到的关于地方平台贷款信托还款担忧的一例,始于前年的地方平台贷款热潮不仅让现在的银行感受到压力,借道银信或者发行集合信托投资政府融资平台的一些信托公司也陷入煎熬中。

  信托公司面临收款压力

  “第一笔贷款跌跌撞撞地在上周终于还上了,但是下一笔也将要到期,我很是担心。”两周前,在与记者的聊天中,前述工作人员表示了自己的压力。

  这是这家信托公司与一家城商行合作的,投资于东部某沿海省份地方融资平台的信托项目,目前,信托计划已经到期,为了促使企业按期足额归还贷款,他这几周一直在与企业方面交涉,但是还是很担心下一批贷款能不能按时还上。

  “那家企业现在应该是有短期流动性的问题,还有几天第二批贷款就要还了,但是现在还是不希望我们去找政府。”他表示:“不过我们当时是有政府承诺的,必要的话我们会一级一级政府去要求。”

  不过终于在各方压力之下,这家企业将第二批资金在最后还款日拨付给了信托公司。

  拆东墙补西墙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撰文指出,地方融资平台发展中,被动式的大规模投资使得许多尚不具备条件的项目上马,同时银行普遍认为政府信用度高、基本不会违约,进而在发放贷款时审查不严,在中国特有的“倒逼”机制、逆向选择的存在以及去年大量的信贷投放所导致的商业银行本身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信贷审批有所松动,平台融资规模大幅度增长。

  与银行一样,由于政府平台的强势增信,投资于地方融资平台的信托项目的审批也会相对宽松。这也就导致了部分根本不具备获得信托资金支持条件的项目得以“浑水摸鱼”。进而进一步增加了信托贷款的还款风险。

  同时,地方融资平台乱象之一的借新还旧在银行与信托均有体现。针对商业银行利用发行理财产品及借新还旧的方法来应付还款压力的现象,银监会在近日公布的年终工作会议内容中表示要严控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对原有地方融资平台续建项目的规范工作,禁止用信贷资金支持不符合要求的新平台和新项目;对于到期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本息,不得展期和贷新还旧。

  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师李旸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实在没有钱,信托公司与企业双方可能会约定再发一个信托计划,拆东墙补西墙。”

  信政合作监管层早有警惕

  国家审计署全国摸底调查报告公布,截至2010年底,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包含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107174.91亿元。其中,得益于政府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扩张性财政政策,2009年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较08年增长61.92%,创下了自1997年以来的最快增速。

  其实自2009年开始,信托资金投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便引起了监管层的警惕,当年4月份,银监会曾下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信政合作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年)155号),针对信政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项目管理不够谨慎、抵质押担保不规范等问题,对信托公司信政合作业务在对象选择、产品设计及运作等多方面提出了多项风险控制的要求,确保信政合作业务既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又能保证信托资金的安全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不过现在信托公司涉足地方政府的项目已经很少了。”李旸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