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华夏基金股权转让留存三大悬疑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07: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北京商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信证券挂牌出让华夏股权基金取得新进展,首批三家机构出现在华夏基金的买方名单中,不过与之前市场预料不同的是,不仅此次转让并没出现想象中的溢价,甚至转让过程中还出现了同股不同的价的现象,这不禁令这起备受各界瞩目的股权转让留下了层层悬疑。

  因何出现同股不同价?

  根据中信证券发布的公告,华夏基金股权花落三家,其中,11%股权意向受让方为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受让价格17.6亿元;10%股权意向受让方为山东省农村经济开发投资公司,受让价格16亿元;10%股权意向受让方为POWER CORPORATION OF CANADA,受让价格17.84亿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股权转让出现了同股不同价的情况。同样从中信证券手中受让10%的华夏基金股权,山东农开投公司受让价格为16亿元,而加拿大电力公司的受让价格却为17.84亿元,二者之间相差近2亿元。

  为何会出现同股不同价?对此,德圣基金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对记者表示,转让价格受让方与中信证券谈判决定,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意外。此外,也有分析认为,中信证券与另外两家受让方同时具有国有体制背景,股权转让与国有股划转类似,定价可能相对宽松,而与外资之间的转让由于性质不同,出现同股不同价的情况也无可厚非。

  最后两大买家缘何不现身?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此次只公布了三名买家,且三家受让的股权比例也只有31%。而根据原来的计划,华夏基金51%的控股权将由五家机构分享,那么剩下的两家为何至今未露面?

  对此,业界一直揣测颇多,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挂牌拍卖遇冷,参与竞拍且符合条件的机构只有三家;二是中信证券设置的转让条件苛刻,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接手方。但他同时表示,业界对华夏基金资产质地公认较好,出现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而极有可能是出现了第二种情况。

  中信证券的条件为:所有的受让方均需满足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和2010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此外,中信证券规定,华夏基金11%和10%股权两份资产的受让方应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另外10%和10%股权的受让方应为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合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企业(非金融机构),余下10%股权受让方仅需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金公司股东的条件。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华夏基金媒体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股权转让一直由中信证券方面主持,华夏基金对此并不知情。不过,有传言表示,原本已有央企与中信证券达成协议,但是临时取消了购买计划,导致一份10%的份额没有售出成功。

  溢价何以如此之低?

  按照目前华夏基金前三名买家成交情况测算,华夏基金剩余20%的股权作价约为32亿元,这意味着华夏基金51%股权的转让价可能为81.84亿元,这也与7月中信证券透露的81.6亿元价格相差无几。不过,这一价格显然与市场此前超过百亿的预测有较大差距,因为仅仅挂牌底价就达到了75.63亿元,华夏基金成交溢价为何会如此之低?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界知名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华夏基金的溢价不便做出表态,但建议记者对比当年博时基金的溢价情况。据悉,2007年博时基金48%的股权拍出了63.2亿元的天价,每股成交价格较原始出资额溢价高达132倍。而如今,华夏基金的成交价格折合每股只有62.3元,成交价较原始出资额度溢价只有62倍,不到四年前博时的一半。

  不过,江赛春则提醒:如今的市场状况根本不可能与2007年相比,2007年基金公司管理资产的规模较目前要大很多,因此基金公司的估值也就不可同日而语。这或许正是华夏基金溢价不及当年博时一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