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全民借贷”,通俗的讲就是投融资活动民间化、扩大化。我们知道金融无非就是资金的融通,随着金融活动的日渐发达,为防止可能出现的危机,保证资金融通顺畅安全,监管者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在监管覆盖范围之内的被看作是正规渠道,而在监管之外或是游离于灰色地带的金融活动则属于本文探讨的“全民借贷”。
如果将金融的发展史简单分为两部分,那就是金融媒介时代和金融脱媒时代。前一个时期,资金的融通渠道是,企业或个人银行企业或个人,社会资金存入银行,银行再放贷到社会上需要的地方,也就是银行的存贷业务。随着资本市场的兴起,金融表现出脱媒化的特征,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直接的资金交换,越过了银行这一媒介。
在当下的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年满二十周年,远没有达到欧美国家金融脱媒化的程度,处在这么一个金融转型时期,银行作为融通媒介还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一旦银行渠道不畅,就如同蓄水池的排水管道阻塞,水流寻求非常规管道流出,“全民借贷”也便由此产生。
非常规渠道的“全民借贷”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银行大企业中小企业。众所周知,银行出于风险控制考虑,更愿意贷款给信誉度较高的大企业,尤其国企和上市公司很容易从银行获取贷款,但所获款项并不全是投到实业当中,有一部分资金被大企业倒手贷给了中小企业,从中获取利差。
第二,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中小企业、个人。今年央行三次加息,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紧缩的银根令中小企业贷款雪上加霜。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它们从银行以市场利率拿到贷款,或从非正规渠道获得低息资金,再高息贷给中小企业与个人,获取暴利。
第三,C2C式民间高利贷。C2C顾名思义就是跳过中介机构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可以看作是一种民间的金融脱媒,但这类借贷又是最不便于被监管的。C2C民间借贷在广大县城农村普遍存在,没有任何的担保,仅凭双方之间的一个书面协议,人情关系纽带是赖以生存的土壤,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当然,也有一些人专门以放高利贷为职业,这时便往往跟黑社会等犯罪活动纠缠在一起。
全民借贷在今年以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发展开来,从各方角度分析还是有一定的必然性。
银行方面。在银根缩紧和更严的监管条件下,贷款给大企业无疑是最稳妥的办法,银行有时也会与小贷、担保公司合谋,分得一杯羹。
大企业方面。因为获取资金渠道的多元化,往往并不缺钱,这时便通过旗下的财务公司将钱投放出去,这种后果是使金融失去了为实业融资的功能,大企业没有了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只需放贷获利便可赚的衣钵满体。
小贷、担保公司方面。此类金融中介的兴起再次证明了有需求的地方就会出现市场,央行最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已有小额贷款公司3366家,贷款余额2875亿元。蓬勃的发展却也伴随着很多的隐患,这类公司资质以及控制、抵御风险的能力都有很大问题。
中小企业方面。快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有着比大企业更强烈的资金渴求和更匮乏的融资渠道,申请贷款要走各种复杂的手续不说,还要跑关系请客送礼,最终能拉到贷款的也是少数。即便这样银行给出的年利经常高达10%~20%,倒不如借助民间渠道更划算。
个人方面。高通货膨胀令实际利率长期为负,把钱存银行被人们看作是傻瓜,不得已转向民间借贷市场,个人民间借贷不过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理财行为。
“全民借贷”便这样在各方合力之下滋生、壮大、蔓延开来,我们当然不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方政府。银监会在今年6月出台了十条措施,鼓励商业银行支持和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者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峻,全民借贷将原有的资金融通链条拉长,风险也随之扩大,经济一旦出现衰退,资金链断裂产生的扩大效应会蔓延到整个社会,08年的金融风暴才刚刚过去,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从目前来看,政府所作的似乎还远远不够。
中国历来有民间借贷的传统,高利贷古已有之,被俗称为“驴打滚”。事实上,民间借贷在当今金融市场发达的西方依然存在,这种准地下金融市场算是对正规市场的一种有效补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是不可能消除掉的。但我们不能用“存在即是合理”这句话来掩盖问题,资本具有极强的逐利性,利益驱使往往会滋生风险和危机。民间贷款可以有,但不能这样有,当前的全民化是绝不正常的。监管者应正视这一问题,令民间贷款阳光化,推动利率市场化,健全金融体系,莫让杨白劳卖女抵债的悲剧重现在这块土地上。(文:肖怀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