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新华网评:多维度反思“轮胎特保案”败诉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7日 08:1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吴睿鸫

  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5号在日内瓦发布关于中美轮胎贸易纠纷案的裁决结果,判定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符合世贸规则。中国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当天发表声明,对这一裁决结果表示遗憾,认为美国这一举措扭曲国际贸易,意在转嫁国内政治压力。(9月6日 国际在线)

  尽管中方对轮胎特保案最终裁决感到意外,但笔者觉得,轮胎特保案发展到今天,不能简单地说是一个中美贸易争端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中美超级大国的员工失业、贸易保护,甚至会影响两国间关系今后的走向,其造成的后果,远远大于事件本身。

  人们不会忘记,从2009年4月起,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开始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9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继美国轮胎“特保案”之后,巴西、印度等十几个国家也相继发难,我国轮胎出口严重受阻。

  当然,我们对这起不公平的贸易争端,可以声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以及贸易政治化倾向。但就目前而言,笔者觉得,应跳出事件本身,从轮胎行业、进口企业资质、贸易协调与沟通以及调整产业结构上,多角度宽视角来彻底反思轮胎特保败诉案件。

  首先,千万不要忽视国外工会组织在现实中的作用和力量。想当年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时,同样也是因为工会的强悍和组织罢工导致重组谈判陷入困境。无论是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还是出口贸易,必须充分预料到国外劳工组织的因素,惟有做好事前预警和研究评估,才有可能规避风险,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与此同时,对出口企业资质进行“精兵简政”。2005年以来,无论是土耳其、印度、秘鲁等发展中国家,还是欧盟发达国家,都先后对我国出口轮胎展开数次反倾销调查,究其原因,与资质企业太多有着密切的关联,太多的出口资质企业,很容易形成“窝里斗”,各自为战,“内奸”频出,市场机制严重扭曲等状况。所以,我们有必要缩减出口轮胎资质企业,如此一来,就比较容易解决内斗内耗问题,最终形成一致对外的良好局面。

  此外,严厉整肃轮胎行业。近年来,轮胎企业数量不少,但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为抢占国际市场,产品大幅降价,恶性无序竞争激烈,尤其是最几年,轮胎出口价格竟降了将近一半,从而成为国外对我轮胎反倾销的重要证据。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继续加大轮胎行业的整合力度,逐渐形成行业的拳头,那时,自然会在轮胎国际贸易中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更为重要的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长期以来,我国的轮胎出口商品处于产业链最低端,一直靠价格低廉取胜,正是因为凭低廉价格去占领市场,才屡屡被扣上反倾销的帽子。低廉价格不仅把污染和劳资问题留在了国内,把福利拱手给了国外,而且在国际贸易上却遭遇碰壁。要改变“两头不讨好”的状况,这就倒逼我国要尽快调整轮胎行业产业结构,实现技术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努力开拓国际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