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理财 >

个人理财谨防两大陷阱 三问银行理财产品热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8日 09: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银行理财产品炙手可热。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品以“井喷”的速度,在财富管理市场狂飙突进,一举抢占了个人理财的龙头地位。权威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银行理财品发行规模高达8.5万亿元,超过2010年全年发行总量,而5年前,其总规模仅4000亿元左右。在当前个人投资理财渠道相对有限,且实际负利率格局依然的情形下,银行理财品无疑为众多投资者提供了追赶CPI的机会。

  市场的火爆必然伴随着风险的高涨,理财品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些跟风的投资者也由此品尝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苦涩。

  一问:井喷背后啥原因

  今年以来,银行对理财品的“爱不释手”几可用“痴迷”来形容。令不少杭城市民记忆犹新的是,6月下旬一向惯于低调的农业银行,出人意料地在杭城各主流平面媒体的头版显著位置连续刊登“农行理财产品抢滩杭城”的广告,一时间聚焦目光无数。非常举动必有非常用意,此举是农行为改变自身在理财品市场相对弱势的地位而放出的“胜负手”。

  这仅是银行理财品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一个缩影。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商业银行共发行10564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仅上半年就达8.51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7.05万亿元的发行规模。其中,短期和超短期理财产品占据了发行的绝对主力位置,3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占比高达62.08%,而1个月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就占32.8%,成为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最大的期限品种。

  银行理财市场的“大跃进”,被打上了“负利率”的时代烙印。自年初迄今,CPI从4.9%一路上涨到7月的6.5%,相比最新的一年期储蓄基准利率3.5%还要高出300个基点,事实上已连续8个月处于负利率状态。面对放在银行只能不断缩水贬值的储蓄存款,普通投资者最操心、也最闹心的,自然是如何寻找合适的抗通胀投资渠道,能够让资产保值增值。

  招商银行杭州分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姚进表示,银行理财品的投资者大多是从银行储蓄客户直接“转身”而来,他们的投资意愿就是争取跑赢或至少追平CPI,确保资金不贬值。这类投资者往往厌恶风险,对收益要求不太高,只要能保值增值、获得安全稳定的收益即可。而绝大多数银行理财品的特点就是低风险,收益一般能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可以说这是银行理财品今年大半年来销售持续火爆的直接诱因。

  不过,今年银行理财品异常火爆有一个特殊原因,那就是各商业银行背负的巨大揽存压力。浙江大学金融理财研发中心副主任严顺富认为,今年各银行热推银行理财品最主要的动因是银行很缺钱。年内央行两次加息和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产生的叠加效应,使得银行体系流动性空前紧张,于是发行大量短期理财品并竞相提高产品收益率,成为各银行缓解资金“饥渴”的不二选择。

  二问:个人理财陷阱怎么防

  银行理财品一方面狂飙突进,另一方面则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火爆的背后,夸大宣传、信息不对称、零收益乃至负收益纠纷频发等问题也随之凸显。

  陷阱一:预期收益等于实际收益。家住杭州信余里小区的傅先生,今年5月中旬从股市撤出10万元资金,购买了一家股份制银行为期3个月的短期理财品,当时被告知预期年化收益约5.2%。上月到期去赎回时,傅先生发现到手的实际年化收益仅3%,以为银行搞错了,赶紧去查。银行的答复是“预期年化收益”与实际收益是两个概念,这款理财品的实际收益只有这么一点。缘由算是搞清了,但傅先生不免气恼:“既然是预期收益,宣传时为何要大吹特吹?”

  陷阱二:理财产品变身保险产品。傅先生的遭遇还不算是最糟的。买了理财品遭遇零收益、负收益甚至掉入“陷阱”的大有人在。在杭州下沙一家外企工作的李女士,今年初花20万元从一家银行购买了一款三年期“理财产品”,当时销售人员告诉她,产品收益可达7%,风险低并有分红,比定存划算多了。半年后,李女士因儿子出国读书急需用钱,想提前赎回该产品,却被告知当时所购买的是保险产品,如果退保,不仅收益分文全无,连本金都要打折扣。

  据统计,今年至今已到期的银行理财品中,累计亏损最严重的高达45%。且投资者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在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中存在部分银行不披露实际收益率或选择性披露数据的情况。上半年共有6927款理财品到期,其中披露到期收益率最低的是外资银行,披露率仅为13.4%。

  三问:银行如何控风险

  理财品作为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重头,显然有利于促进直接融资发展。但随着理财品市场利率竞争的加剧,使得银行在“保市场”与“增利润”间陷入两难境地。收益率越高,越意味着银行不得不采取更为激进的投资策略,进而导致投资风险增大。

  风险之一:恶性竞争滋生利率泡沫。今年以来,各银行使出浑身解数揽存吸储,银行理财品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尤其超短期的7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今年6月份飙升,甚至超过了1年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当预期收益被炒得越来越高,风险也在同步放大。

  风险之二:短线融资做长线投资。由于放贷资金紧张,银行为了增加收益,往往会假手理财产品,将信贷资产“表外化”,以获得更大放贷空间,甚至将这些资金投向那些资金需求量大、期限长的企业。一旦贷款企业经营不善,还不上贷款,就会造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而购买相关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也很难获得收益。

  风险之三:票据理财打“擦边球”。因为贷款额度有限,银行便和一些金融机构合作,打“擦边球”腾挪信贷规模。例如,银行利用一些金融机构对“票据卖断”和“票据回购”业务在会计处理上不做区分的漏洞,将票据转贴现,卖断给该机构,再回购票据,腾挪出信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