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 王宇)今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我国货币调控部门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环境进一步向常态回归,物价总水平出现高位回落的迹象,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四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果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助推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企稳回升。但与此同时,两年间投放的过量货币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物价上涨的压力,从去年年底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涨,目前已站到6%以上。
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终究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过控制货币的增长,可一定程度上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以稳物价为首要目标,央行在上半年打出了六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多次在公开市场实施资金净回笼操作的货币政策“组合拳”。此外,为对冲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央行于9月份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动态调整,将银行机构保证金存款纳入准备金缴存范围,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进一步增强。
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我国信贷增速明显回落,银行贷款月投放量逐渐向监管目标靠拢,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也从两年前的超过30%,逐渐回落到年初预定的货币增长目标之内,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货币信贷环境已回归常态。
在政策作用下,持续走高的物价水平在三季度终于出现了涨幅企稳回落的苗头。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上涨6.2%,涨幅较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经济学家预计,四季度CPI同比涨幅将继续有小幅下行,稳物价的政策调控效果初步显现。